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的校園教官形象。(圖片源自網(wǎng)絡)
曾被視為臺灣“校園一大特色”的軍訓教官制度將成為絕唱。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9日報道,臺灣“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日前表示,“教育部”正在研擬相關配套計劃,預計8月底前會有明確方案,屆時全臺約3500多名軍訓教官,將在5年內(nèi)“有尊嚴地”全面退出大專院校及高中職校園。蔡清華表示,未來將由學校保安人員取代教官職位,承接校園安全和生活輔導功能,不排斥已非軍職的退休教官回校應征保安工作。
這也就意味著,愛追臺劇的網(wǎng)友們,以后在臺灣校園影視劇里再也無法看到“霸道教官”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保安大叔”。如此畫風突變,不知廣大劇迷到時該如何接受。
臺灣學生和教官的“相愛相殺”
在不少臺灣學生的回憶中,自己的校園時光里除了“一起追的女孩”,可能就剩下“一起躲的教官”了。學校里面負責學生“秩序”的人,是教官;負責學生“儀容”的人,也是教官;和學生糾紛最多的,還是教官。教官在臺灣的校園里,是比大陸的教導主任還要“神一般”的存在,他們不只負責軍訓課程,還要在校負責日常訓導工作,有固定的辦公點——訓導處。
一位臺灣學生回憶說,在中學六年里,大家都被要求要服膺于一套校規(guī)和幾位教官的執(zhí)法。大家被要求穿同一件衣服,被規(guī)定何時穿長袖、何時穿短袖。大家甚至被要求必須沒收手機,不能訂購外食。大家沒有選擇自己想穿什么、想吃什么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