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3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燕子 記者 劉強)臺灣桃園昨日受鋒面影響,遭遇2小時的局部大雷雨,洶涌雨勢導致桃園機場內(nèi)外淹水,慘變“水上機場”,并因此導致北臺灣陸空交通大混亂。作為臺灣最重要的機場,桃園機場因在2015年機場服務(wù)品質(zhì)評比中榮獲第二名,被視為“臺灣門面”,昨日的淹水之苦不僅引爆民眾、機場工作人員怨氣,也讓臺當局相當尷尬。
淹水 桃園機場被突降雷雨搞垮
臺氣象局昨日上午發(fā)布北部地區(qū)大雨特報,桃園機場周邊受鋒面影響出現(xiàn)長達2小時的“史上最長的局部大雷雨”,瞬間降下超過100毫米的驚人雨量,往機場的主要道路積水,貨運站被淹,第二航廈地下停車場變成游泳池,除了車輛泡水外,很多乘客的行李箱也在水上漂浮。
同時,桃園機場多向?qū)Ш脚_疑似遭雷擊受損,機場往北向起飛航班大受影響,所有機坪地面作業(yè)停止,飛機在滑行道上排隊。在此期間,桃園機場受影響超過30分鐘的航班多達219班,包括到場88班、離場131班。
禍不單行的是,因大雨造成第二航廈停電,報到柜臺的電腦、空調(diào)等機電設(shè)備全部停擺,電腦通關(guān)系統(tǒng)也因為無法散熱紛紛死機,出入境都只能依靠人工慢慢查驗。同時,因為地下層嚴重淹水,進出行李都無法運送,導致航班大亂,旅客陷入焦急等待中。不少民眾在乘客發(fā)布的照片下留言,“太夸張了”、“桃園水上機場啊”、“所謂的門面如此不堪一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