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12日訊 黃金咖啡在臺灣多用來觀賞,花蓮縣瑞穗鄉(xiāng)粘阿端7年前種植阿拉比卡咖啡波旁種,是基因突變的結果,成熟后是黃色,所以稱它“黃金咖啡”。原本只給客人試喝,但一喝之后發(fā)現香氣特殊,紛紛要求下訂,正準備量產。
據《聯合報》報道,粘阿端承接父親的茶行事業(yè),16年前開始種咖啡,種的是阿拉比卡咖啡。日據時代就有日本人在舞鶴臺地種咖啡,后來舞鶴地區(qū)的人也種了茶葉,舞鶴臺地也被稱為“茶與咖啡的故鄉(xiāng)”。
7年前有臺東的咖啡老師送了粘阿端3株阿拉比卡波旁種的樹苗,還有一袋5公斤的生豆,粘阿端烘了一部分的豆子來喝,發(fā)覺味道柔順,還有香甜氣息,“像初吻般溫柔,吞下后滿口馨香”,于是把其他的生豆都拿去種了。
粘阿端說,一般的咖啡豆成熟過程是由綠轉黃再轉紅?!包S金咖啡”的特色在于豆子成熟由綠轉黃,就已經熟了,并且開花期短,收成期也只有3個月左右,但因為結實累累,一棵樹的收成量反而比一般阿拉比卡咖啡樹多3公斤左右。
粘阿端說,因為咖啡樹要3、4年才會結果,樹小產量少,一開始也只給客人試喝看看,沒想到客人反應很好,去年就預訂了今年的豆子。
目前粘阿端種了3分地、約200棵“黃金咖啡”。她表示,舞鶴臺地的紅土非常適合種咖啡,種“黃金咖啡”的土地更是帶點砂質,她還把剩下咖啡殼敷在根上,用來保護咖啡豆的生長,已經逐漸種出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