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15日訊 臺灣的小提琴選手王建堂14日在此間進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首輪比賽中亮相。這已是他連續(xù)第三次到有著“琴島”之稱的青島參加該項賽事。表演結(jié)束后,他講述了自己與“琴島”的不解之緣。
王建堂就讀于臺灣師范大學音樂研究所博士班表演藝術(shù)組一年級,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的他被譽為“小天才”,曾奪得2007年美國第一屆Stradivarius國際小提琴大賽特別獎、2009年臺灣弦樂團第八屆小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等眾多海內(nèi)外小提琴比賽大獎?!?/P>
王建堂2005年參加了首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他從小就知道青島啤酒的魅力,很想親自來原產(chǎn)地品嘗一下。
王建堂說,到達青島后才清楚為何中國三大音樂賽事之一的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會落戶青島,才知道青島與小提琴有著很深的淵源,也記住了青島的另一個美稱——“琴島”。
青島籍小提琴家呂思清是王建堂最欣賞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王建堂表示,最喜歡呂老師演奏的《梁?!罚瑹o論是演奏技巧還是情感的傳達都十分值得他學習。他說每次來到青島都會想方設(shè)法尋找呂思清、李傳韻等青島籍國際大師當年學琴時的“蹤跡”,體味大師們所經(jīng)歷的酸甜苦辣,使自己能更快的提高。
談到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王建堂顯得十分熟悉。他表示,自己已經(jīng)參加過兩次比賽,與許多選手已經(jīng)成為朋友,如馮繼霆等,這也是他參加比賽的收獲之一。
他說,雖然臺上大家競爭激烈,但場下每個人都十分熱情,經(jīng)常相互交流學習。由于大陸選手的基本功十分扎實,演奏技巧也十分出色,與來自臺灣的他在演奏風格、差異性上有很大不同,通過比賽和交流使他收益頗豐。
談到對本屆比賽成績的期望時,王建堂顯得十分謹慎,他說自己是39位選手中唯一一個“三朝元老”,九年前就參加過該項賽事的他感覺壓力蠻大的,加之隨著本項賽事的國際聲望和獎金的逐步提高,吸引了很多高素質(zhì)選手前來參賽,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近三年,王建堂接觸到了更為多元化的學習,譬如音樂劇、戲劇等,希望能在這次的大賽競爭中更進一步,實現(xiàn)自我突破,能夠入圍決賽階段的比賽。
王建堂表示,雖然海峽兩岸的交流日益密切,特別是在文化等方面,不過他感覺還是不夠,如果能有更多的比賽,更多的交流機會,將對海峽兩岸學習小提琴的青少年有更大的幫助。(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