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金航線的開通少不了他的努力;他建議興建“金廈和平大橋”;2005年臺灣新黨大陸之行,他做了大量的策劃及組織工作;他的名字常常出現(xiàn)在大陸的各大媒體上。他便是新黨籍“立法委員”吳成典,一個自我定位做兩岸和平橋梁的金門人。
從政之路
從科技博士到“立委”
    吳成典畢業(yè)于臺灣輔仁大學化學系,隨后到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攻讀科技博士學位,接著回到臺灣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拿著不錯的薪水,從來都沒有從政的打算。
    到1992年,吳成典的想法改變了。那時金門“戰(zhàn)地政務(wù)”體制正式被解除。吳成典說,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知識分子,他毅然辭掉工作回到金門參加競選活動。但是當時沒有競選上“立委”。
    吳成典執(zhí)意參選“立委”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曾經(jīng)以臺商身份在廣東中山市辦廠,每次往返金門,總要繞飛香港,太麻煩了。他當時就想,若能爭取兩岸實現(xiàn)“小三通”,那么來回就方便多了。而競選上“立委”,做這件事才更有可能實現(xiàn)。后來,在2001年和2004年,吳成典都競選上了“立委”。
“立委”多年
救治鄉(xiāng)親印象最深
    當“立委”這么多年,讓吳成典印象最深的不是自己“驚人”的提案,而是一件普通的小事:送發(fā)生車禍的鄉(xiāng)親到臺灣島內(nèi)急救。
    前年的一個凌晨,一個鄉(xiāng)親在車禍中受傷嚴重,必須立即送往臺灣島內(nèi)的醫(yī)院。但當時海上霧氣很大,救援十分不便,最后鄉(xiāng)親還是及時送島內(nèi)救治。事情非小,吳成典說這正體現(xiàn)“立委”職責所在,為鄉(xiāng)親服務(wù)。
    吳成典表示,“立委”是“中央民意代表”,是人民與政府的連接紐帶,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跑基層為鄉(xiāng)親服務(wù),因為他們能夠當選就是靠鄉(xiāng)親的支持,“飲水思源嘛”。盡管常被瑣碎之事煩惱,他每個周末周日都放棄喜愛的旅游跑基層,幫助鄉(xiāng)親。
兩岸交流
今后還要多往大陸跑
    2004年,吳成典再次競選“立委”時,被競選對手指控“老是往大陸跑”。對此吳成典稱,跑大陸是為金門鄉(xiāng)親爭取利益,而且今后還要多跑,才能多出成果。
    這些年來吳成典頻繁在大陸、金門、臺北三地跑。建議建設(shè)“金廈和平大橋”;福建居民赴金門觀光旅游也有他的努力;2005年新黨大陸之行,吳成典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而更讓吳成典自豪的是推動廈金航線的常態(tài)化。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金門人比大陸了解臺灣,也比臺灣了解大陸?!眳浅傻湔f,所以將來金門要更多地扮演兩岸和平的橋梁的角色,為兩岸交流事業(yè)多盡自己的力量,當然也給金門一個發(fā)展的生機,正如他在名片上“說”的:“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導報記者 林連金 黃少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