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大學博雅學部教授賴岳謙指出:“臺灣推動‘獨立’,不管是‘明獨’或‘暗獨’都會造成兩岸悲劇,維持現(xiàn)狀也難以持久,隨著時間過去,兩岸差距愈來愈大,中美差距愈來愈小,因此兩岸應探索統(tǒng)一進程的問題,回避不是好方法。”
政治大學國際關系中心研究員湯紹成表示:“兩岸統(tǒng)一,美國因素不能忽視,在美國持續(xù)干擾情況下,統(tǒng)‘獨’都有困難。‘臺獨’具有荒謬性及災難性,現(xiàn)在是‘假獨’騙選票,‘真獨’做不到,統(tǒng)一又被美阻擾。因此,臺灣內部應該做些準備,探討可行性,拿出成績,包括討論統(tǒng)一路徑。”
民間學者關懷擔心臺灣的未來,經常做這方面的思考和探討,未雨綢繆,希望能為臺灣找到一條和平安樂的出路。但是當今的執(zhí)政者不做如是想;他們以鞏固當下政權為最高優(yōu)先,把兩岸關系當做吸引深綠擁護者選票的工具,毫無根據的講危言聳聽的話,指責、妖魔化大陸等。
自從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潰敗之后,蔡政權更是加強打“恐中牌”的份量。蔡英文公開宣稱:她不接受“一國兩制”,而且明令不許談論這個議題,否則就扣上個大紅帽子,或是引用“假新聞”的法令條文來處置,非但如此,“九二共識”也是個禁忌,內部絕口不提它,就用“那四個字”來取代之,其荒謬可笑已經到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如果臺灣能真正地履行“言論自由”條款,“一國兩制”這個議題就應該公開在社會上自由討論:什么是“一國兩制”、具體內容有哪些、如果執(zhí)行“一國兩制”,它對臺灣的影響為何?世界上有其它的地方實施一國兩制或一國多制嗎?這都是民眾關心、急欲探討的議題。
但是蔡英文繼續(xù)高唱她的“言論自由”、“假訊息”,她說:“言論自由正遭遇嚴峻的挑戰(zhàn),來自外部的假訊息,正以自由之名行傷害之實,引起社會的不安,社會信任正在瓦解。要挺身而出,勇敢捍衛(wèi)自由,我沒有辦法接受利用言論自由,侵蝕我們所擁有的自由,堅持立場為民主奮斗---確保言論自由、轉型正義可以持續(xù)走在正確道路上,這就是大家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