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于2019年3月18日展開明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大選”黨內初選登記,賴清德宣布參選,與蔡英文展開較量。不過,細細分析,賴宣布參選,恐怕是真心與假意的成分同在。
賴清德宣布參選的真心。賴清德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位子向往已久,一路走來,準備了很久,也等待了很久。早在2016年“大選”,賴就有參選的考慮,只是時值蔡英文勢頭正盛,賴不敢冒險。后毅然接下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一職,也是希望借此大展身手,為角逐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累積資本。只可惜賴清德并非真的是“賴神”,其無三頭六臂,在行政機構負責人的位子上表現(xiàn)平庸,沒有什么突出成就,相反頻頻出包、問題不斷,聲望和支持率每況愈下,最終未能逃脫臺行政機構負責人的宿命。因去年底縣市“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而率行政機構總辭,黯然下臺,耗損了自己不少政治資本,參選2020的政治能量顯得不足。不過,賴也由此因禍得福,正好無官一身輕,使之能放手參加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黨內初選。
賴清德參選,形同是向日前已宣布競選連任的蔡英文宣戰(zhàn)。不過,賴現(xiàn)今的形勢又不同于剛剛辭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的時候,當時賴因任上無良好表現(xiàn),政治聲望大跌。辭去行政機構負責人后,賴的聲望有所回升,尤其是為3月16日的“立委”補選,全身心投入,賣力輔選,為民進黨守住臺南、新北的2席“立委”立下汗馬功勞,被視為是“清流”力抗“韓流”。此結果,使賴看到自己仍有不錯的影響力,大大增強了參選的信心。在有關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的民調中,賴的支持率均領先蔡英文,為之參選提供了雄厚的競爭資本。加之,深綠大佬一而再、再而三地力拱賴參選,賴也不好拂了大佬們的一片美意。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賴清德本身有著擔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強烈企圖。
所以說,這次賴清德應是下了決心參選,從其發(fā)給朋友的參選簡訊中不難看出這一點:“經審慎思考,基于對土地的熱愛和使命,我決定登記參選民進黨黨內‘總統(tǒng)’初選,決心竭盡所能凝聚力量,力挽狂瀾!”一副舍我其誰、力挽民進黨于危難的架式。形勢看好,賴定會參選到底,力爭黨內出線權,取蔡英文而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