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道出臺灣“商品”事實
作者 任冬梅
正在競選連任的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接受美國《彭博社》(Bloomberg News)專訪,暢談臺美關系與兩岸關系以及自身崛起的社會成因,其“臺灣只是貨架上的商品”的說法在島內(nèi)引發(fā)爭議,不過輿論認為柯文哲只是說出了事實,對一心依美的蔡英文可謂“當頭棒喝”。
柯文哲受訪主要內(nèi)容
一是談臺美及兩岸關系。柯文哲受訪時直言:“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而言,臺灣只是貨架上的一件商品(Taiwan is just a product on a shelf),我們要有自知之明。”柯文哲認為,臺灣是美國與中國博弈中的一顆棋子,臺灣必須接受自己的角色??挛恼軐Α杜聿┥纭窂娬{(diào),一旦中國大陸武力“進犯”,臺灣不應高估美國“防衛(wèi)”臺灣的決心。被問到是否認為特朗普可能出賣臺灣,柯文哲毫不遲疑地回答“Of course(當然)”。臺灣必須提升自身對美國的價值,主要作法就是強化雙方共享的價值,例如民主體制、經(jīng)濟透明等等??挛恼芟惹耙?ldquo;兩岸一家親”論述在島內(nèi)引發(fā)統(tǒng)“獨”爭議,他回應在他看來,未來15年中美對抗國際局勢已經(jīng)形成,所以沒有兩岸關系,只有中美對抗之下的臺灣議題,臺灣要思考如何獲取最大利益。
二是談自己崛起的原因及未來動向。對于自己政治生涯獲致成功,柯文哲認為原因在于他為選民在國民黨、民進黨兩大黨之外,提供了不一樣的選擇。他也對臺北市政做了大幅改變,例如讓大巨蛋停工。他表示,能引起年輕族群的共鳴,并非自己完美,而是他們對兩個主要政黨都非常絕望。至于網(wǎng)絡上支持他參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聲音,柯文哲稱自己是他們的希望,但有時候被高估。至于到底選不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柯文哲則回應,“真的很不想選”,先認真過每一天,“以后的事以后再講”。他還說,要不是臺灣現(xiàn)在這么不正常,民眾也不會對他有這么高、不切實際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