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者分析,所謂民進黨最會選舉的那個“會”,無非就是那幾個套招,一;將一件復雜的事情說得很簡單,二,將一件簡單的事,搞得很復雜;三,善用媒體。
長年來兩岸關系錯綜復雜,執(zhí)政者必須細心呵護、盡心盡力的全力維持,方能保持和諧善意的良好兩岸互動,惠及兩岸人民。民進黨就將這個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提出“國民黨賣臺”之說,國民黨不論執(zhí)政、在野,和大陸建立的任何關系,都是在“賣臺”,國民黨完全不愛臺灣。有口號為證:“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兩岸關系就成為“賣臺、愛臺”二元論。
用這種簡單的二元論,為每個藍綠兩黨候選人扣一頂帽子,如果選民接受了它,誰愿意投“賣臺”候選人一票?
北農(nóng)總經(jīng)理吳音寧,在處理業(yè)務上發(fā)生爭議,有人提出批評。這本是臺北市的內部事務,蔡英文以大動作出面力挺吳音寧,還要求執(zhí)政黨也支持吳,更將它復雜化:炒作成傲慢的臺北市“天龍國”,欺負偏鄉(xiāng)地區(qū)來的小女生吳某人,這是典型的嚴重“城鄉(xiāng)差距”問題,也是臺灣存在已久的政治問題。諸位選民在投票時,應當清楚地認識到,是那個政黨,一直立場堅定地和受壓迫弱勢族群站在一起?
民進黨決定炒作一個議題,能夠集合所有的力量,包括名嘴們、偏綠媒體、網(wǎng)站等,協(xié)調好了講同一個話題,不斷重復同樣的論點,有時候就能累積成為能量,演化成某種民粹,然后成為時尚,民眾若不同意這種說法,就受到鄙視等。
以上所述的幾個民進黨的選舉招數(shù),它們共同點就是“說謊”。西諺有云:“謊話說了一百遍,會暫時變成真理。”謊話不能持久,時機成熟事實真相出現(xiàn),它們終究會一一被拆穿。
問題是:謊言會在什么時候被拆穿,投票前的那一刻嗎? (馬康莊 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