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成為指標之戰(zhàn)
一是民進黨在臺北禮讓柯后,新北的重要性上升。年底選舉,藍綠都將雙北視為重中之重,在不讓國民黨重返執(zhí)政的最高戰(zhàn)略目標指導下,為避免國民黨漁翁得利,民進黨很可能仍然會在臺北市繼續(xù)禮讓柯文哲。若以此角度來看,臺北市選戰(zhàn)的勝負,民進黨壓力稍小,但新北市的勝負民進黨須負全責,那么新北市就成了考驗民進黨實力的關鍵戰(zhàn)役。對于國民黨來說,目前在“六都”中僅新北市仍保有執(zhí)政權,因此在年底的選戰(zhàn)中,新北市是國民黨固守的最首要目標,如果失去新北市,國民黨此次選戰(zhàn)將被視為大敗。同樣地,民進黨也將新北市視為要全力攻下的灘頭堡,這讓新北市成為年底選戰(zhàn)中的政黨對決指標。
二是新北為全臺最大票倉,牽動2020“大選”。新北市有400萬人口,是全臺最大票倉,拿下新北市絕非只是單一縣市的勝利,對于兩年之后的“總統(tǒng)大選”也將有關鍵影響。對于民進黨來說,如果能拿下來,那對2020“政權保衛(wèi)戰(zhàn)”絕對是如虎添翼。對國民黨來說,在民進黨的這種政績之下,如果再輸?shù)粜卤笔?,那就不僅是雪上加霜可以形容了。更進一步看,新北市長人選將牽動2020“大選”形勢。假如侯友宜勝選,當然會增加朱立倫再攻“總統(tǒng)大位”的底氣;反之,別說黨主席吳敦義會受傷,連朱立倫都不易卸責。而民進黨方面,蘇貞昌是否能至少穩(wěn)住大盤,還是會一瀉千里,也不會是蘇一人的榮辱。
三是藍綠都派出選舉領頭羊式人物,讓新北市成為“超級戰(zhàn)區(qū)”。新北市長選舉,對國民黨與民進黨來說,都有不能輸?shù)膲毫?,因此藍綠兩黨均推出了實力與吸睛效果俱佳的強力領頭羊,除能“母雞帶小雞”讓市議員選戰(zhàn)增溫外,也能帶動其他縣市選情。以蘇貞昌在新北的人脈和選舉爆發(fā)力,就算未必勝選,也將造成外溢效果,因為民進黨在臺北市很可能仍將禮讓柯文哲,那么其他幾個選區(qū)無論勝選機率高低,選將的分量猶難與蘇貞昌相比。而國民黨這邊,過去地方選舉都是以臺北市長參選人扮演全臺選戰(zhàn)的“母雞”角色,但此次國民黨的臺北市長人選,目前登記參選的前“立委”丁守中、孫大千、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以及臺北市議員鐘小平等人,在亮眼度上普遍被認為不夠高。因此,此次“母雞”角色顯然將落在初選民調(diào)亮眼的侯友宜身上。初選結束前,“侯友宜效應”就已經(jīng)有外溢跡象,不少黨籍少壯派的臺北市議員參選人,乃至高雄市議員參選人都爭取和侯友宜同臺、同框,侯領頭羊的角色已然浮現(xiàn)。尤其是,如果侯友宜在新北市和蘇貞昌的對決中能順利勝出,無論是對2020“大選”的政治效應,還是振奮藍營軍心,都有極大意義。(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