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管校長的思路靈活、與企業(yè)界的關系良好,在籌募學校經(jīng)費方面應該比較熟悉。富邦董事蔡明興期許管校長能建造臺灣大學,成為亞洲旗艦學府,提升臺大國際化、臺灣國際化的水平。
臺灣大學教授的薪資與香港等地相比較,低到令人汗顏自慚。歷年來臺大優(yōu)秀的教授接受大陸內(nèi)地、香港、東南亞各大學聘請的人數(shù)不少,人才不斷流失。問題難以解決。
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指出,此時臺灣大學正需要一位像管中閔這樣強而有力的行動派領導者,他在臺大不屬任何派系、沒有包袱,可以大刀闊斧扭轉今后臺大的方向與形象。管爺富領袖魅力,能夠率眾推陳出新,期待他改革成功。
但是管中閔早被貼上藍營標簽,現(xiàn)在的“教育部”怎么看他呢?臺“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李彥儀指出,管中閔當選后在第一時間宣布不參加任何政黨、黨派活動;大學也不應該有政治色彩。李彥儀認為,管中閔曾“入閣”,了解內(nèi)部運作,與“教育部”的互動會很順暢。李司長又說,管校長就任后,應引領臺灣大學負起社會責任。最后這句話的涵義究竟是什么,還要看今后的發(fā)展。
管爺當選后說:“這次遴選委員會的選擇,并不是選我個人,而是選擇了臺大與臺灣高等教育必須變革的起點。”他回顧在“行政院”的短暫服務,經(jīng)歷過行政體制的束縛與局限,深深體會由上而下的變革,在臺灣難以奏功。因此決心回到由下而上的社會變革,臺大是驅動高教改變、臺灣社會變革最具樞紐的場域。變革是唯一的出路。
他向臺大學生喊話:“只要熱情不死,就像搖滾不老,我們可以一起推倒建制高墻,改變臺大,改變臺灣。”
管爺加油!(王正方 電影導演 資深政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