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退職教授說了一件他親身的經歷:某同學姍姍來遲,帶著她的愛犬和正在熱戀中的男友,坐在教室前排座位聽課。大概他們的戀情熾熱到不可或歇,便在教室中親熱起來。這一幕自然比教授的授課更有吸引力,同學們都看得入神。教授走過去低聲勸那位同學,可否暫停,先讓老師講完這堂課。同學立即起身,以大動作掀翻了桌椅,一女一男一狗怒沖沖離開教室。
臺灣的教育改革,自二十多年前由某位諾貝爾獎得主領著頭惡搞,如今是一片凌亂,慘狀不忍足睹了。簡言之,臺灣的大學教育水平,日漸低落。最近英國發(fā)表的全球大學評等名次,在本地一向執(zhí)牛耳的臺灣大學,名次再度降到一百八十幾名,其他的臺灣大專院校上榜的多在二三百名之外。香港人口是臺灣的三分之一,大專院校哆嗦有八所,他們的國際排名,都以大幅度領先臺灣的多所院校。二三十年前,香港的大學多不如臺灣,每年有數千,甚至近萬名香港學生來臺灣讀大學。
最令人不解的是,響當當的臺灣大學,本次的排名,在中國大陸蘭州大學之后,而且落后蘭州大學近六十名!臺灣大學的校方解釋,因為中國大陸投資給他們的大專院校非??犊?,而且效率很高,說到做到。資金的投入固然對大學的發(fā)展很重要,臺灣大學是當地的龍頭大哥,前些年臺灣當局有“五年五百億”計劃,大舉投資給臺灣的各大學,臺灣大學得到的金錢援助最多。
有人指出:辦好大學固然離不開錢,但是還是以“人的因素第一”。臺灣的教育改革方向混亂,造成目前大專院校泛濫,很多私立大學把學生當作搖錢樹,教學質量與學生素質不斷下降。臺灣的高校朝著“學店化”快速邁進。大學畢業(yè)生的素質愈來愈無法管控,最終將嚴重影響到整體的臺灣競爭力。
臺灣的“教育部”并沒有意圖正視這個刻不容緩、 愈演愈烈的問題,他們還在忙不迭地做灌輸綠營意識形態(tài)的工作:更改高中課綱、減少文言文教材、搶奪民間報刊;“國語”日報、推動英語、閩南方言等為臺灣的官方語言…… (王正方 電影導演 資深政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