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明“臺獨”底色,鞏固綠營基本盤
民進黨內上層精英,主要來自兩大職業(yè),一是律師,如陳水扁、謝長廷等都是如此,二是醫(yī)生,賴清德就是典型。賴清德兩歲喪父,從小家庭生活困頓,兄弟姐妹六人,完全靠其母親賴童好一人打工養(yǎng)家糊口,其家庭狀況可想而知。由于家庭生活緊張,賴清德從小就對當時的國民黨威權體制頗有微詞。成年參加工作之后,賴清德與民進黨的關系越走越近。1994年,賴清德?lián)蚊襁M黨候選人民進黨籍陳定南臺灣省長候選人競選總部“全國醫(yī)師后援會”,自此與民進黨接下不解之緣。1994年,首次當選臺南選區(qū)的第二屆“國大代表”,標志著其正式踏入政壇,其政治立場也日趨清晰。自從加入民進黨陣營之后,賴清德從不掩飾自己的政治立場,即使是擔任“行政院長”之后,賴清德依然我行我素,甫一上任,就稱“我主張臺獨,在任何職務不變”,成為臺灣首位在任上就公開支持“臺獨”的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在臺灣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絕非政治素人,之所以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拋出“臺獨“議題,背后充滿著政治算計。
一方面鞏固綠營基本盤。從理論上來說,兩岸政策屬于“總統(tǒng)”蔡英文的權限范圍,作為“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只能服從蔡英文的政策,而無權僭越。但賴清德根本無視蔡英文的“維持現(xiàn)狀”說,轉而公開暴露自己的“臺獨”立場,背后的動機值得玩味,最主要的目的無非是想召喚綠營支持者歸隊。
出于“臺獨”的心理本能,賴清德對于大陸的態(tài)度自然相當負面,一向喜歡以“中國”而非“中國大陸”來指稱中國大陸,其背后的“兩國論”心理昭然若揭。如果賴清德打算一生只到地方縣市首長層級已經(jīng)心滿意足的話,他的“兩國論”論調或許還可以繼續(xù)死撐下去。但問題的關鍵是,賴清德是一個頗具野心的政客,始終不忘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大位”。如此一來,兩岸政策必然是他的最大罩門,因為對于任何一位想去沖擊臺灣領導人的政治人物而言,在兩岸議題上都必須客觀務實,連陳水扁在上臺前后都公開喊出“四不一沒有”,到最后也坦承“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對于賴清德而言,也同樣如此。因而賴清德在打著“臺獨”招牌來繼續(xù)拉攏綠營支持者的同時,也念念不忘如何通過改變兩岸政策論述,來博取中間選民的好感,而這也是他2014年訪問大陸、2017年又提出“親中愛臺”的原因所在,最主要的目的是想顯示自己兩岸政策的“務實性”和“靈活性”,證明自己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系。
賴清德的“親中愛臺”說,雖然“臺獨”立場并未有任何實質變化,但因為其中的“親中”一詞,卻引來深綠支持者的頗多不滿。賴清德此次在擔任“行政院長”后首次接受“立法院”質詢時,就忙不迭地亮出自己的“臺獨”底色,刻意彰顯自己的“明獨”和“直獨”立場,而不愿遮遮掩掩地進行“暗獨”或者“曲獨”,告別以往臺灣許多重要政治人物“獨”在心而不說出口的做法,其主要目的就是想藉此來化解深綠的不滿,將“綠營精神領袖”的大旗牢牢握在手中。根據(jù)臺灣《財訊》雙周刊民調顯示,賴清德是現(xiàn)在所有政治人物當中最偏向“獨”的人物。顯然,賴清德謀求鞏固“獨派共主”地位的目的已經(jīng)基本達到。在綠營“霸主”地位一旦確立,許多綠營支持者也就會自動回歸,賴清德的民意支持度自然也就會順勢上揚。如此一來,賴清德就可以與林全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和反差,并為自己的執(zhí)政創(chuàng)造一個人為的蜜月期。
另一方面間接為蔡英文“挖坑“。賴清德對蔡英文一直存在著“瑜亮情結”,認為自己在才能方面并不遜色于蔡英文,因而對于蔡英文的態(tài)度雖然表面尊敬,但內心卻并不誠服。也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在最近關于兩岸政策的表態(tài)上,賴清德才根本無視蔡英文的“維持現(xiàn)狀說”,拋出自己是“臺獨工作者”的標簽,這說明在很多方面,賴清德根本不愿意接受蔡英文的框架限制。
根據(jù)臺灣現(xiàn)行的政治體制,兩岸議題本應屬于作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的職權范圍,作為行政部門負責人的賴清德理應服從而不應僭越,但賴清德現(xiàn)在明顯“不把蔡放在眼里”,不但屢屢僭越,搶奪話語權,而且直接觸動兩岸紅線,其內心深處或許已經(jīng)不僅僅滿足于跳脫蔡英文的束縛,甚至是想通過兩岸議題來加劇蔡英文的執(zhí)政困境,讓蔡英文“維持現(xiàn)狀”說前功盡棄。對于賴清德而言,拋出“臺獨”言論這枚震撼彈,自己可以穩(wěn)賺不賠,即使出現(xiàn)任何事情,也可以“甩鍋”嫁禍給蔡英文,由蔡英文進行“兜底”“背黑鍋”。賴清德如此費盡心思地為蔡英文“挖坑”,蔡英文自然也不會束手待斃,未來賴蔡之間的明爭暗斗將會日益公開化和臺面化,因為雙方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賴清德從1996年擔任臺南第三屆“國大代表”開始,在從政之路上一路順風順水,基本沒有遭遇什么大的挫折,久而久之也就養(yǎng)成了唯我獨尊、目無他人的政治性格。2015年臺南議會議長選舉,國民黨籍議員李全教當選,賴清德對此高度不滿,長達數(shù)月拒絕進入議會接受監(jiān)督,這也被外界批評是“被豢養(yǎng)得無法無天”,變成了“無法制裁的土皇帝”。在這種傲慢性格的影響下,賴清德很難會像林全那樣對蔡英文惟命是從,唯蔡馬首是瞻。特別是考慮到賴清德與蔡英文本來就沒有工作交叉,兩人基本上都是在平行線上各種發(fā)展。現(xiàn)在蔡賴合體后,必然會產(chǎn)生一定的磨合,稍有不慎,估計就會產(chǎn)生摩擦和沖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