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依靠臺灣人民
2016年5月,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執(zhí)政。民進黨成為“立法院”多數黨。吸取了陳水扁執(zhí)政八年的經驗教訓,蔡英文提出“維持現狀”,承認有“九二會談”,對外界模糊臺獨立場,仍不愿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國臺辦與陸委會的互動、海協會與?;鶗慕涣麟y以持續(xù)下去。
大陸對臺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成績有目共睹。兩岸和平發(fā)展的基礎在民間,在基層,在大眾,必須緊緊依靠廣大的臺灣人民。對臺工作應從基層做起,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持續(xù)進行,既要看到眼前,更要有長遠目標。應多傾聽臺灣300多個鄉(xiāng)鎮(zhèn)民眾的聲音,與臺灣鄉(xiāng)親常來常往,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臺灣的青年學生,每年都在擴大中。他們需要工作,提高收入。對他們的過感言行應多體諒、包容。大陸有關部門可以適度引導一批臺灣青年到大陸求職、工作、定居。因臺獨分子的惡意操弄,一部分臺灣民眾對大陸抱有成見,對于這批人,也應多加溝通,善意化解誤會,使他們親身感受到,兩岸關系的和平是兩岸人民的共同福祉,臺灣的前途在于全中國的完全統一。
臺灣政局不斷變化,上演政黨輪替,臺灣民眾的政治認同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大多數民眾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仍然是根深蒂固,不會因為島內的政局一時遷移而發(fā)生根本性調整。面對臺灣一些民眾政治認同的變化,兩岸更應加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臺灣教育界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師資隊伍,大陸相關部門可通過定期召開論壇的方式,邀請臺灣的專家、學者參會,共議加強中華文化建設,可先從沿海地區(qū)一些高校做起,共同編寫教材,培養(yǎng)人才。
兩岸雙向交流30年,盡管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如今已是碩果累累,成就顯著,有經驗可鑒,有力量可依,有路徑可循,有規(guī)律可探。
兩岸關系發(fā)展中仍存在著一些結構性難題,兩岸在政治、軍事、涉外事務領域的沖突不易化解,和平談判仍未提上日程,敵對狀態(tài)難以正式結束。臺灣一些民眾對兩岸關系的快速發(fā)展持懷疑態(tài)度,擔心臺灣籌碼盡失。兩岸交流的現狀與兩岸人民的期待有一定程度的落差,仍然保持很大的提升空間。
兩岸人民基于民族大義,應該繼續(xù)厚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價值,建設共同家園,使兩岸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可長、可久,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豪與尊嚴。(褚靜濤,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