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賈不妙(特約評論人)
2017年伊始,國民黨就籠罩在黨主席選舉的波云詭譎中,目前浮上臺面且具實力的有洪秀柱、吳敦義、郝龍斌等三位,詹啟賢、韓國瑜則是插花性質,可略過不論,只是向來講究按資排輩、營造團結氣氛的國民黨,何以這次黨主席選舉會跟民進黨各派系爭奪權力一樣,幾乎刀刀見骨?
國民黨在臺灣政壇勢力消退如此迅速,是1949年以來僅見,更令人驚訝的是,自2014年九合一選舉大敗后,國民黨領導中心猶如泄了氣的皮球,顯得軟弱無力,期間雖短暫出現(xiàn)過“朱立倫中興”的新氣象,卻因大選“換柱”風暴,內(nèi)傷過巨,2016兩項中央選舉慘遭民進黨完敗,此時黨內(nèi)眾男士竟無一人是“男兒”,愿意一肩挑起國民黨振衰起敝的大任,反而給了洪秀柱掌握黨機器的機會。
當初“換柱”的理由之一是洪秀柱主張“一中同表”,與國民黨一向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大相徑庭,大陸政策的路線之爭造成黨內(nèi)挺柱與反柱兩大陣營;如今淪為在野黨,國民黨亟思的是如何透過一次次的選舉重新贏回政權,而選舉打的就是錢糧、兵馬,掌握“兵權”的正是黨主席,只要能上位,就握有提名權,以及指揮“立法院”國民黨團的權力,擁有影響制定政策、推動法案、整合地方派系等各種影響力,更是直接取得2020“大選”的入場券,競逐2020更是吳敦義參選黨主席最主要的目的。
吳敦義9日一反過去低調(diào)態(tài)度,大動作召開參選國民黨主席記者會,為了展現(xiàn)強大氣勢與充沛人脈,將場地由臺大校友會館改為臺大醫(yī)院國際會議中心,以容納龐大的支持者。若無馬英九授意,吳敦義絕不會如此高調(diào)。吳向來尊馬,馬、吳是生命共同體舉世皆知,馬英九去年卸任后即面對官司纏身,10日因“綠委”柯建銘對其自訴泄密及誹謗案,馬親自出庭應訊,案件偵辦對他不利,恐有牢獄之災,而馬為了延續(xù)對藍營的影響力,以及在落難及危急時刻,希望有一群死忠支持者像“一邊一國”那樣對阿扁不離不棄,會伸出援手力挺,而這個“即刻救援”的任務就落在吳敦義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