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灣而言,最大的風險是美國隨時有可能再度上演“棄臺論”的把戲。從歷史上來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已經(jīng)打算“放棄”臺灣,但后來因為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美國又重新?lián)炱鹋_灣這枚棋子來對抗中國大陸;到了七十年代,拋棄臺灣基本已經(jīng)成為美國高層的普遍共識,從尼克松到卡特,美國最終決定與臺灣“斷交、廢約、撤軍”,算是狠狠地拋棄了臺灣;即將上任的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是商人出身,重利輕義,唯利是圖,只是把臺灣當做是可以交易的商品,一旦價格合適,隨時可以拿來“出賣”。
特朗普明顯是想利用臺灣來制造籌碼,蔡英文對此也心知肚明。但吊詭的是,蔡英文不但不去積極防范,保持距離,反而主動投懷送抱,予取予求,到處沖鋒陷陣,扮演美國“馬前卒”角色。更重要的是,蔡英文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聲稱這是她上臺后的“83項政績”之一。其“賣臺求榮”的心理顯然已經(jīng)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難怪島內(nèi)媒體抨擊她是“被美國賣了,還在幫美國數(shù)錢”。
蔡英文當局明明都是中國人,卻心甘情愿地去充當美國的籌碼和棋子,反映了其價值觀與世界觀正在走向錯亂的邊緣。少數(shù)不明就里的“臺獨”分子反反復復聲稱,要維護臺灣的“主體性”和“獨立性”,但在美國面前,卻是一副卑躬屈膝的“奴隸相”,毫無骨氣可言。未來若不及時根治,反而愈陷愈深,最終勢必會病入膏肓、回天乏力。要知道,美國的對外戰(zhàn)略,永遠都是以美國利益為旨歸,不可能為了臺灣利益而危及美國利益。一旦在利益的天平上,付出大于匯報,美國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臺灣。屆時估計臺灣連“做奴隸的資格”都沒有,誠如魯迅所言,“想做奴隸而不得”。
特朗普目前的奇談怪論,不過是他上臺前的“試水”而已,未來勢必會重回中美關系大的軌道上來。蔡英文當局若是對他現(xiàn)在的只言片語信以為真,沾沾自喜,放著堂堂的中國人不做,非要去當美國的“工具”,估計會產(chǎn)生嚴重的誤判,最后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鐘厚濤,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海外網(wǎng)特約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