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時代力量”的興起之因
“時代力量”在2015年1月才正式成立,僅一年時間便在今年初的“立委”選舉中一舉拿下5席,成為“立法院”第三大政黨,而此前位列“立法院”第三的臺聯(lián)黨不見蹤影。“時代力量”的快速興起,不外乎以下原因:
一是“急獨”色彩不亞于臺聯(lián)黨。“時代力量”主張推動臺灣“國家地位”正?;⒎e極參與國際社會、“憲法”交由人民全面參與制定、廢除“考監(jiān)兩院”等。這些主張比民進黨的“急獨”綱領“正常國家決議文”有過之而無不及,足能與民進黨在“臺獨”上分進合擊。這樣的政黨正符合民進黨把自己從“統(tǒng)獨”光譜上往中間稍稍擠壓的戰(zhàn)略考慮。
二是主要骨干的社會動員能力很強。“時代力量”的主要骨干長期從事“學運”、“社運”,在校園、社會都能“呼風喚雨”。尤其是近年發(fā)生的系列“社運”、“學運”,他們幾乎都是“領袖級人物”,更被民進黨及綠營媒體吹捧成“英雄”,在選舉中有較強的“明星效應”。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出現(xiàn)加速了國民黨馬英九執(zhí)政基礎的動搖,有力配合了民進黨的重新執(zhí)政。
三是臺面人物年紀輕、資歷淺,對民進黨尚構不成威脅。從組織系統(tǒng)講,“時代力量”成立僅1年,不存在綿密的基層組織,沒有“組織票”,只有憑一時影響力的“空氣票”;從具體成員講,年初當選的5位“立委”雖是“運動老將”,但都是“政壇新秀”,能當選民意代表,但不一定能當選行政首長;從競選過程看,他們雖為蔡英文出過力,但也借助了蔡英文的助選。還一點是,他們根本沒資格像李登輝一樣倚老賣老,對民進黨蔡英文指手畫腳。
總之,與臺聯(lián)黨相比,“時代力量”不僅不會反對民進黨,還會賣力維護、配合民進黨,民進黨也根本不用擔心“時代力量”會對自己形成威脅或壓力。至于李登輝放話要整合“時代力量”另組第二大“本土政黨”,這根本是癡人說夢。因為“時代力量”根本不靠李登輝,民進黨也不愿李登輝再有更多發(fā)揮空間。當然,“時代力量”興起靠的是“空氣票”,一旦島內社會風氣變化,也將難逃泡沫化命運。(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