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國大”尚未虛級化,每天有上千人在陽明山中山樓開會,如何確保人身安全?考驗“國大”秘書處,陳川說,特別擔心在水源上游放毒,因此特別蓋了鯉魚池養(yǎng)魚,用來過濾與檢驗。
李登輝當年被人翻桌,主角就是民進黨的黃昭輝,因為蘇嘉全被帶離會場,不知去向,黃昭輝揚言數(shù)到十若不放人就要激烈抗爭。
當時沒有人想說,會真的翻桌,場面尷尬,當時只有陳川跳出臭罵三字經(jīng),他說當言李登輝侍衛(wèi)長曹文生等人都沒有動作。
陳川曾經(jīng)開會一半突然暈倒,結果不是太勞累,只因為坐太久腰酸,中醫(yī)好友拿罐藥丸給他,隨口說“吃飽五?!薄?
結果陳川把閩南語誤聽“吃百五?!?,早中晚各吃150粒小藥丸,緊急送臺大治療,這也成為“國民大會”的經(jīng)典笑話。
李登輝主導下,“凍省”與“國大虛級化”,讓臺灣民主朝向單一“國會”,“總統(tǒng)”也變成“有權無責”,問他會不會后悔,自己把“國民大會”的門給關了?
陳川回憶,有次陪李登輝到處拜訪“國大”,跑累了,無意間聽到李說了“好比在趕鴨仔”這句臺灣諺語,大概知道,最終會走向廢除“國大”的路,因為李登輝充分掌握權勢,要朝直選,縱使很多“國代”都跟宋楚瑜私交甚篤,精省提案照樣通過,西瓜偎大邊,李的意志貫徹,恐怕沒有人可抵擋。
他說,現(xiàn)在看來,或許只要“國民大會”精簡人數(shù),不要廢除,或許還可制衡“立法院”甚至“總統(tǒng)”,臺灣政治發(fā)展或許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