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合作
可鎖定釣魚島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局勢的變化,“黑蝙蝠”逐漸走出歷史,空中暗戰(zhàn)已經過去。但兩岸之間的情報戰(zhàn)仍然沒有停止,兩岸諜戰(zhàn)有什么新特點呢?
楊青對話張友驊
問:臺灣諜報戰(zhàn)主軸是什么呢?
答:蔣介石和蔣經國時代的主軸非常清楚———要搜集大陸的戰(zhàn)略情報。到了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要的是大陸對臺灣的動作是什么,僅運用很多在兩岸之間來往的人去了解情報,這跟派遣“黑貓”中隊、“黑蝙蝠”中隊等作為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問:兩岸情報工作有沒有可能從對抗走向合作?
答:兩岸情報如能合作,應是釣魚島或南海諸島。大陸距離釣魚島比較遠,臺灣距釣魚島僅110公里左右,只要在彭佳嶼放一個電子偵測部隊,臺灣能在第一時間偵測到日本戰(zhàn)機活動、水面艦隊活動狀況等,且要比大陸來得快。如果真要合作的話,釣魚島是一個選項,但在美國壓力之下,臺灣敢不敢這樣做,我打個問號。
下期預告
會飛的“黑貓”
19世紀60年代,臺灣“黑貓”中隊的28位飛行員駕駛著美軍最先進的U2偵察機完成220次高空偵察任務。他們先后深入大陸30余架次,意圖竊取絕密情報。這只“黑貓”是如何進入大陸,他們究竟得到什么情報,又為何屢屢被大陸擊落?本周六、周日21:45,廈門衛(wèi)視《兩岸秘密檔案》為您解密———會飛的“黑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