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只是自由,而不是平反。
孫立人的原配夫人無法生育,為了讓孫立人能傳宗接代,1950年代初,孫夫人同意孫立人與府邸一位臺灣婦人結伴下半生。孫立人與臺灣婦人在一起后的第三年,“孫立人案”就發(fā)生了。軟禁中的孫立人生下了長子孫安平、次子孫天平、次女孫太平。孫立人的前半生適逢中國的動蕩歲月,過了五十歲才初次喜得麟兒,因此他以“中國安定,天下太平”為兒女命名。
次子孫天平回憶,蔣經(jīng)國死后,那些跟他們住在一起的情治人員才漸漸撤離他們家。此時,孫立人已被軟禁長達33年之久。
孫立人的孩子打從出生開始,就跟著父親一起受到軟禁之害。他們全家都被軟禁在臺中一處戒備森嚴的府邸。在這里,他們一家人渡過幽幽的軟禁歲月。
現(xiàn)在這處孫立人住的最長的故居已經(jīng)被當?shù)卣贋閷O立人紀念館,是歷史紀念建筑。但更重要的意義是,它成為臺灣的人權教育基地,教育著所有華人的后代子孫,我們這個民族曾經(jīng)以怎樣殘酷的方式對待一個民族英雄,更遑論對待一般的公民。
孫立人是中國人的民族英雄,當日本異族入侵中國,燒殺虜掠,造成民族壓迫,孫立人像其他千千萬萬的中國青年一樣挺身而出,冒死抗敵。而他本來可以有更自私的選擇,可以從事商業(yè),也可以避亂世于異國。但孫立人回到祖國,用血的代價參與這場驅逐異族的世紀大戰(zhàn)。國共內戰(zhàn)中,各為其主,作為一名國府的軍人,他的選擇很少。軍人只有忠和勇。夾在黨派戰(zhàn)爭之間的軍人,根本算不上什么與人民為敵。國共內戰(zhàn)死傷千千萬萬的軍人,是這個民族的大悲劇,如果我們的爭戰(zhàn),并沒有使我們民族文化復興,并沒有使我們靈魂自由,并沒有使我們健康生活,沒有使我們生而平等,那么一切為中國現(xiàn)代化道路而死而傷者何其無辜,何其可憐。
無論孫立人做過什么,他的兒女們絕對是無辜的,在孫立人失去自由時,他的大女兒孫中平也只有三歲,孫天平更是還沒有出生。在這個世上,有的人是含著金湯匙或銀湯匙出生,但是父親被幽禁的狀態(tài),使得孫家的孩子帶著天生的枷鎖出生。任何一個管理眾人事的政權,有什么權力以這樣枷鎖對待自己年幼的國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