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月28日訊 當宋美齡風(fēng)靡美國受到熱烈歡迎時,英國也向宋美齡發(fā)出了邀請。英國外相艾登向顧維鈞保證,一定用最莊重堂皇的儀式來接待宋美齡。
拒絕英國的訪問邀請
一向矜持的英國紳士為何也仿照美國人做起了宋美齡的發(fā)燒友?
這有其緣由。時至1943年,英國政府對于繼續(xù)縱容日本為所欲為將產(chǎn)生什么樣的后果,開始清醒起來。他們已經(jīng)認識到,即使單純從英國的利害關(guān)系考慮,其惡果也是不容忽視的。丘吉爾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就致電羅斯福,表示“中國如果崩潰,將大大增加英美共同的危機”。
英王力邀宋美齡赴英國做國事訪問,正是英國政府希望與盟邦中國加強友誼關(guān)系的一種姿態(tài)和行動。宋美齡應(yīng)羅斯??偨y(tǒng)邀請訪問美國,美國政府已給了宋美齡非常隆重的接待,而她在各處的演講更是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認為,不論是從中國在同盟國中的地位這一角度考慮,還是從宋美齡在中國的地位來看,宋美齡出訪英國,必將有助于增強中國與英國政府和英國人民的友好關(guān)系。
但是宋美齡對于是否訪英,卻遲遲未作決定。因為宋美齡雖然喜歡英國文學(xué),但對于日本侵華以來英國的表現(xiàn)一直感到失望,所以對英國人沒有信心。
經(jīng)過幾番考慮之后,宋美齡最后以身體不適為由,婉言拒絕了英國的邀請。
拒絕與丘吉爾在華盛頓會晤
同年5月,丘吉爾訪問華盛頓,并且?guī)砹?00多位重要將領(lǐng)及官員,其中包括在印度的陸??哲娝玖铋L官,這是從來沒有過的規(guī)模。宋美齡立即告知蔣介石這一消息。
蔣介石主張會見丘吉爾,對宋美齡說:“丘吉爾即到華府,如能與英相見面,則于公于私均有益。此正吾人政治家應(yīng)有之風(fēng)度,不必計較其個人過去之態(tài)度,更不必心存意氣,但亦必須不失吾人之榮譽與立場。此事或可由顧維鈞與哈里法克斯先行接洽,而后由羅斯??偨y(tǒng)為之介紹。如與文兄出席會議時,請預(yù)商文兄,應(yīng)請其代表發(fā)言,而吾愛竭力協(xié)助之,如其言有遺漏之處,則再由吾愛代其補充說明之可也?!?/P>
遵照蔣介石夫婦的指示,顧維鈞大使開始積極活動,以安排丘吉爾與宋美齡會面。
事實上,顧維鈞自從聽到丘吉爾到美的消息后,就認為二人會見是個好主意,對中、英關(guān)系能有重大影響。
與宋美齡同行的孔令偉認為:“蔣夫人是一位女士,丘吉爾前來拜訪比較合適?!?/P>
5月15日,顧維鈞找到哈里法克斯說,丘吉爾與宋美齡有極好的見面機會。
丘吉爾盡管行程緊張,可是他也希望能與宋美齡談?wù)劊@對于英、中合作和遠東局勢沒有壞處。
于是就由羅斯福出面,特意安排宋美齡與丘吉爾會晤,以圖緩解兩國的緊張關(guān)系。羅斯福請宋美齡在5月23日去白宮參加午宴??墒牵蚊例g接到羅斯福夫人的電話邀請后,以身體“不適遠行”為由拒絕。羅斯福自然明白其中的奧妙,這只不過是托詞,但他認為不必過分拘泥于禮節(jié)。因此,又建議改在5月26日,以便宋美齡能“不誤醫(yī)生約定打針的時間”。宋美齡并不理會羅斯福總統(tǒng)的安排,拒絕赴華盛頓(當時宋在紐約)會見丘吉爾。
在這件事情上,宋子文也曾勸其妹妹以大局為重,并為其妹妹安排了與丘吉爾會晤的時間,但還是被宋美齡拒絕了。在這種情況下,顧維鈞、宋子文認為她更應(yīng)該去華盛頓,當羅斯??偨y(tǒng)有意在微妙的局勢中提供解決辦法的時候,謝絕邀請是很不禮貌的。
可是孔令偉還是堅持:“作為婦女,應(yīng)由丘吉爾來拜會,現(xiàn)在中國對日戰(zhàn)爭不很順利,蔣夫人不應(yīng)該顯得過分遷就,不然的話,他們會爬到你頭上的。因此,蔣夫人一定要比以往更堅定,保持尊嚴?!?/P>
宋美齡再次拒絕了邀請。對于這件事,她在見到顧維鈞時作了解釋:“丘吉爾目中無人,一定要我去華盛頓見他,我謝絕了。因為在國際關(guān)系中和個人關(guān)系中,禮儀和尊嚴都至關(guān)重要,必不可少。無論如何我在政治上沒有外交部長之類的職務(wù),所以有條件表現(xiàn)堅決一些。”結(jié)果,宋美齡因為“尊嚴”未到華盛頓,丘吉爾因為“事太忙”不能到紐約,雙方終未能見面。兩人直到參加開羅會議才第一次相見。
顧維鈞分析宋美齡不接受訪英邀請與不愿意去華盛頓會晤丘吉爾,可能是因為“婦女往往比較主觀,或許蔣夫人在這件事上又比較感情用事”。顧維鈞很為這件事惋惜。他認為:“英王邀請她做國事訪問,肯定是一種表示深切友誼的姿態(tài)。這是給中國的榮譽,很少給別的國家?!?/P>
宋美齡的做法卻有其道理。如前所述,英國戰(zhàn)時在遠東的表現(xiàn)的確令人失望,一直是一種老牌殖民主義者的心態(tài)與架勢,即使在成為盟國后亦無多大改觀。
但是宋美齡拒絕在華盛頓會見丘吉爾,拒絕去英國,傷了英國人的面子??死锲炙咕羰空J為這“非常不幸……恐怕即使蔣夫人現(xiàn)在要來英國,英王、英后和首相也不歡迎了”。
  1943年7、8月間,為修復(fù)中、英關(guān)系,宋子文訪問倫敦。當時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外交部常務(wù)次官賈德干都沒有到火車站迎接,這種輕慢中國的一種姿態(tài),也許是一種報復(fù)表示。英國政府的如此反應(yīng),倒證明了宋美齡當初決策的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