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衣兩家曾經(jīng)私交甚篤,本圖是蔣經(jīng)國全家到衣家玩,前排左起:衣復得、衣復恩、蔣孝文、衣治凡、蔣經(jīng)國;后排為蔣孝勇、蔣方良、衣穎凡、蔣孝章、衣艾凡、蕭瑛華(衣太太)、衣淑凡,后立為
蔣孝武。
   臺海網(wǎng)9月25日訊  曾任蔣介石座機駕駛,主持“黑蝙蝠”、“黑貓”等特種任務,也是華航創(chuàng)辦人的退役中將衣復恩,生前所撰“我的回憶”最近出版,披露不少秘辛,包括軍統(tǒng)局長戴笠墜機的原因,以及“政府”在一九五○年代秘密軍援印尼革命軍的經(jīng)過。 
衣復恩是空軍官校五期畢業(yè),對日抗戰(zhàn)中期奉命只身赴美接收C-47運輸機,率領一組外籍機員,經(jīng)大西洋、非洲、印度,千里迢迢飛回中國。這趟艱鉅任務讓他一舉成名,被派為蔣委員長座機駕駛。撤退來臺后十年間,蔣到各地巡視,都由衣復恩駕機。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南京上空烏云密布。兼任空運大隊長的衣復恩,得知戴笠從北平飛來,但過預定時間不見飛機,其他機場也沒有轉降消息。他連忙問北平駕駛員是誰,電報回覆“馮俊忠”,衣復恩頓時涼了半截,知道大事不妙。果然飛機撞山失事,無人生還。
原來馮俊忠出身抗戰(zhàn)前的廣東空軍,但缺乏飛行天分,一直在及格邊緣。當天空軍總部直接向北平下令:“派一個老飛行員!”部屬不敢多問,結果派了資歷最深卻技術欠佳的馮,又遇到惡劣天氣,下降時速度過快,導致撞山。
一九五八年,衣復恩任“空總情報署長”,負責對大陸偵察與空投,還介入印尼內(nèi)戰(zhàn),對抗親共的蘇卡諾政府。當時華航尚未成立,由復興航空出面,買了C-54運輸機與B-26轟炸機各一架,支援反抗軍作戰(zhàn),衣復恩也飛到菲律賓南部小島機場“督戰(zhàn)”。
當時同到印尼參戰(zhàn)的復興航空總經(jīng)理陳文寬是美國華僑,是當時極少數(shù)的華籍機長,也曾多次擔任蔣委員長座機駕駛。衣復恩學運輸機,就是由陳文寬帶飛,兩人因此成為好友。
一九五一年,陳文寬成立復興航空。蔣經(jīng)國多次前往大陳島,都是由陳文寬駕水上飛機接送。陳文寬目前寓居舊金山,雖已九十八高齡,但還自己組裝電腦,大玩模擬飛行游戲。
相交23年 仍猜不透小蔣
抗戰(zhàn)后期,衣復恩替蔣中正開了十年飛機。一九五○、六○年代,他受蔣經(jīng)國直接任命,負責中美合作情報業(yè)務,權傾一時,兩家甚至互認對方小孩為干子女。但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九年,衣復恩卻突然被關押三年,從此離開權力核心。
衣復恩在回憶錄中提到,蔣中正深具軍人本色。多次共軍炮彈已打到機場旁,蔣仍臨危不亂。但是“老先生”習慣事必躬親,缺乏授權,部屬也畏其威嚴,唯唯諾諾、充滿顧忌。
不過,衣復恩強調,“老先生”對專業(yè)人士向來尊重,態(tài)度也很親切。蔣的專制形象,大部分是部屬揣測與自我設限所造成。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廿九日午夜,重慶淪陷前夕,蔣中正一語不發(fā)登上飛機。由于沒有任何交代,眾人只好在飛機旁等待。眼看解放軍逼近,在場大員面面相覷,最后衣復恩硬著頭皮上了飛機,稟明狀況緊急,建議盡速起飛。蔣似乎也了解到不能不走,回答:“好吧!”頓時全場沸騰起來,飛機離地升空不久,解放軍就攻陷機場。
衣復恩眼中的蔣經(jīng)國則極度約束克制,完全不重享受,麻將或高爾夫技術都不好,唯獨酒量極佳,每次幾乎都把來賓灌倒。衣復恩也特別提及,與蔣經(jīng)國相交廿三年,只敢說“一知半解”,因蔣城府極深,不讓別人猜透自己心思。
一九六六年七月,衣復恩突被傳往“國防部軍法處”,指控他興建U—2棚廠涉嫌圖利,軟禁三年后又突然“獲準保外就醫(yī)”,第二年軍法判決出來,“正好”被判三年,與羈押期相抵消。
官場上普遍認為,衣復恩態(tài)度太過跋扈,因而觸怒層峰。他晚年也自承,當年“聰明外露,不足為訓”,并認為可能因曾向美國官員表示“反攻大陸不可能成功”,因而遭牢獄之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