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13日訊(作者 王豐)蔣氏父子,尤其是蔣經國,以其出身共產黨,較諸乃父更偏愛重用共產黨出身的官員。蔣經國為何偏愛重用共產黨員?是因為彼此之間有共同語言?或者有共同的思維方式(例如唯物辯證法)?抑或認為對付共產黨惟有利用共產黨?以共制共?目的何在,頗值玩味。
具備共產黨背景,炙手可熱的蔣朝紅人,在特務系統(tǒng)方面,沈之岳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國民黨官方文宣材料中,聲稱沈之岳曾經臥底延安,與江青頗有交情,還當過毛澤東秘書。歸返國統(tǒng)區(qū),沈之岳渡過一段蜇伏期,國民黨自大陸撤退臺灣前后,漸獲兩蔣重用,并授權大力整頓中統(tǒng)遺緒,成為“調查局之父”。
固然意識型態(tài)斗爭國民黨向來不是共產黨對手,但是兩蔣也從不輕忽意識型態(tài)的重要性。任卓宣正是執(zhí)掌反共理論大旗的頭面人物,任氏早年系共產黨元老,自蘇聯(lián)返國不久,卻發(fā)生戲劇性轉變,成為反共健將,反共反到甚至連母親過世都無暇奔喪,對外宣稱“局勢惡化,不好奔喪,只得留京反共”。
沈之岳、任卓宣,一是特務頭腦,一是反共理論大師,一文一武,厥為蔣氏父子身邊最走紅的兩員大將。在一九六0年代中到一九七0年代中,蔣經國即將全面接班的這關鍵十年,沈之岳、任卓宣二人,擎著蔣太子大旗,成為為蔣經國時代打頭陣的兩員當紅猛將。
壹、沈之岳
一、一事二主 兩邊無傷
沈之岳(1913~1994,浙江仙居人),于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病逝臺北,享年八十二歲。三月十二日,臺灣“總統(tǒng)府秘書長”蔣彥士、“總統(tǒng)府資政”俞國華、郝柏村、“內政部長”吳伯雄,為沈之岳的靈柩覆蓋上“國旗”,王惕吾、宋楚瑜、許水德、吳延環(huán)等人,為沈氏的靈柩覆蓋國民黨黨旗。包括“總統(tǒng)”李登輝在內的國民黨黨政軍要員,全都出席了沈之岳的喪禮。
他的昔日部屬池蘭森將軍(曾在大陳島擔任“反共救國軍”第四大隊政治部主任、調查局督察室主任等職),在臺北《中央日報》一九九四年三月九日刊載的追悼文章中,有過這么一段話:“……傳出中共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對沈之岳先生的評語是:‘智勇雙全,治國有方,一事二主,兩邊無傷?!?/P>
為什么會有“一事二主,兩邊無傷”的月旦之詞?這應與國民黨情報圈子里,盛傳著這么一個故事有關。下面這段談話大要,是沈之岳生前于一九八三年元月,接受臺灣及香港傳媒專訪時,親自口述之內容:
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春天,戴雨農先生命令沈之岳深入延安,潛伏到共黨組織核心去搜集情報。沈之岳表示,他在上海故意以“左傾”的姿態(tài),掩護自己“打入”共黨在上海的地下組織。沈之岳表示,他曾為共黨做過各種艱苦的工作,騙取共黨的信任后,才申請到延安“紅軍大學”(后改名“抗日軍政大學”)。
沈之岳聲稱,他的申請很快得到中共中央的批準,接到了軍委主席毛澤東和總書記張聞天署名的電報,命他到西安見葉劍英,由葉派人送他到延安。沈之岳聲稱,他的太太邵達鎮(zhèn)也是經他的安排,進入陜北公學,潛伏在中共黨組織中工作。
延安時期,抓國特抓得很兇。沈之岳說,有一回項英同他說,“你要負責注意國民黨特務的滲透?!鄙蛑阑卮痦椨ⅲ骸拔覀児伯a黨組織這么密,國民黨特務別講滲透不進來,即使?jié)B透進來,也起不了作用?!表椨⒙牶筮B聲說:“你這話很對!你這話很對!”
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沈之岳也不諱言,早年曾和江青交朋友的往事。他說,年輕時候和一位二三流的明星交朋友,應該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沈之岳回憶江青,是一個“很浪漫,很能利用機會表現(xiàn)自己的人。她就是在一次毛澤東向學生講話的場合里,一直舉手發(fā)問,引起毛澤東的注意多年,才擔任毛澤東的秘書?!?/P>
沈之岳的后輩池蘭深,在一篇懷念文章中提及沈之岳生前跟他講過之一段往事。延安時期,他做毛澤東秘書,江青要同他拍照,沈之岳拒絕了。池蘭深問起沈之岳在延安地處偏遠,如何和重慶的蔣委員長連系,沈之岳只說了一句,“是一個賣油茶的老頭子。”
關于沈之岳的事跡,有些報道或記載比較中肯,有些則是浮夸不實。
二、沈之岳同江青的浪漫史
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七日,在臺灣發(fā)行的《文藝春秋》雜志,作者“黎陽”,就以〈浙代主席沈之岳間諜生涯與赤色皇后藍蘋十年恩怨史〉主題,作為當期雜志的封面特稿,作了一篇關于沈之岳與江青浪漫史,及沈之岳潛伏延安的報道。
這篇報道指出,有一天毛澤東正在課堂上對學生講課,他突然拖著沉重的湖南腔,手指著后排同學吼叫:“你看,你看,那個國民黨派來的特務。”大家被毛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弄得不知所措,膽小的同學都嚇變了臉色。派在學生群中的特務,便把面露驚恐的人名字記下來。因此常常發(fā)生一同上坑睡覺的人,到了天明就不見了去向。
這篇報道稱,沈之岳畢業(yè)時考試成績優(yōu)良,毛澤東親自圈選他當區(qū)隊長,一年后升任隊長,黨里也評定他為前進份子,一直被提升到政委,參加高層的會議。報道并稱,此時沈氏苦心揣摩毛澤東的寵信和藍蘋的喜愛,他可以自由進出毛的住地。
關于沈之岳與江青的關系,《文藝春秋》雜志這篇報道有不少著墨:“從此,沈之岳與藍蘋的關系日趨密切,也可以說是藍蘋成了沈之岳的俘虜”,這段敘述顯有刻意渲染的痕跡。報道更見夸大不實地指稱:“民國廿五年,沈氏向政府發(fā)出共匪策動張學良和楊虎城叛變的情報,之后,凡共匪的重要情報,如三分抗戰(zhàn)七分對內,以及滲透政策等都是由沈報告中央。共匪鑒于許多重要情報的泄漏,沈氏曾瀕臨險境,然而藍蘋都從中盡了最大力量;共匪政治局再三開會檢討詳查沈氏的歷史紀錄,都認為紀錄優(yōu)良而消除嫌疑?!?/P>
沈之岳潛伏蘇區(qū)時期,他到底有哪些具體功績,搜集了哪些對國民黨當局有利的情報?事后他又是因何因緣而回到白區(qū)的?沈之岳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十日,接受臺灣《中國時報》專訪時親口表示,他長期潛伏在中共地區(qū),不僅共黨沒有懷疑他,并且非常信任他,毛澤東派他協(xié)助收編新四軍,國府軍事委員會于一九三七年十月發(fā)布收編江南共黨游擊 隊為國軍新編第四軍的命令,并派葉挺和項英為正副軍長;翌年一月,中共在南昌成立新四軍軍部,并分派干部到各處去從事收編工作,沈之岳說,他被毛澤東派到第三支隊,協(xié)助張云逸司令工作。司令部在江西的石塘,收編閩浙贛三省邊界的紅軍。
三、為何中止?jié)摲?/STRONG>
沈之岳為何離開蘇區(qū),中止了“潛伏”歲月,據沈之岳生前告訴臺灣《中國時報》記者的說法,某次,他推薦的敵后工作同志不慎暴露了身份,他乃返回國統(tǒng)區(qū),并蒙蔣介石召見,嘉勉甚多云云。
從共區(qū)脫離之后,一九四0年冬天,沈之岳就任軍統(tǒng)局科長。一九四三年,調任軍統(tǒng)局東南站站長,之后又繼任軍事委員會忠義救國軍淞滬指揮部政治部主任。一九四七年,沈之岳通過警政人員考試,就任國防部保密局科長
前邊一篇文章中曾提及,一九五0年,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共諜案,其中有一名地下黨女黨員朱諶之,系中共華東局指派之“交通”,負責傳遞吳石取得的情報。當朱諶之把吳石交付的情報拿到手之后,吳石已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朱諶之見機不妙,趕緊離開臺灣,在舟山準備急返大陸。一九四九年三月以后,沈之岳擔任國防部保密局蘇浙情報站站長,他得到臺北方面的情報,指朱諶之人在舟山,命令沈之岳務必要逮到朱女。
沈之岳回憶追捕朱諶之的經過時說,他是在舟山的四、五十萬人里邊過濾出朱諶之。抓捕到朱女之后,沈之岳以老共產黨員的資格說服她,朱女最后供出了和吳石一塊竊取情報的經過。偵破吳石案,截獲朱諶之和重要軍事情報,沈之岳立了大功。吳石及朱諶之案,使得蔣介石父子對沈之岳印象極好。
一九五0年離開舟山之后,“總統(tǒng)府資料組”主任蔣經國,任命沈之岳為“總統(tǒng)府資料組”石牌訓練班副主任,主任是蔣經國本人??勺C,沈之岳之受知于蔣經國,是在一九五0年舟山抓捕朱諶之,蔣經國對沈印象深刻,認為沈氏精明干練,可資運用。
一九五一年春天,國民黨當局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臺灣搞“西方公司”,中央情報局與蔣介石合作,一方面搜集大陸方面情報,一方面對大陸東南沿海進行襲擾,遙助朝鮮戰(zhàn)場上的美軍。大陳島是“西方公司”的重要據點,蔣經國就把沈之岳介紹給胡宗南,調派沈之岳為大陳防衛(wèi)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督察專員。斯時,胡宗南化名為秦東昌,官銜是“浙江省政府主席”、“江浙人民反共游擊總指揮”。
臺灣資深報人于衡,在懷念沈之岳的文章中指出,沈之岳在大陳島局勢緊張時,他的任務是照顧大陳百姓隨軍撤退,因沈之岳在炮火中處理島上一萬八千多居民后撤事宜,井然有序,膽大心細,于衡認為這是蔣經國重用沈之岳的原因之一。大陳島最后階段,沈之岳的職務是浙江省政府委員兼政務處長,兼大陳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國民黨大陳區(qū)特派員。
大陳島撤退之后,沈之岳過了將近一年賦閑在家的日子,蔣介石本來有意要沈之岳接替陳仙洲擔任警務處長,蔣介石要蔣經國傳達意思,沈之岳聞訊婉拒,因為陳仙洲是他老朋友。一九五六年秋冬之交,蔣介石召見沈之岳,詢問他是否有意到調查局任督察室主任,沈之岳欣然接任,并以終生調查局員自許。
但是,調查局督察室主任做沒多久,蔣經國又有新的任務交代,沈之岳被任命為“中央委員會南方工作組組長”,任務一直到一九五八年春天才結束。沈之岳這趟任務是為何事?顯得十分神秘。一九五0年,蔣經國留俄的同學王新衡,曾經在香港遭地下黨行刺,殷鑒不遠,一九五六年底,沈之岳被派到香港,國共之間在香港的諜報戰(zhàn),更已進入短兵相接的狀態(tài)。英國殖民當局在香港的情報單位,政治部,對國民黨當局派來的特務人員,也格外盯得緊,抓到臺灣特務,十之八九,一律遣送出境。
某日,沈之岳發(fā)覺身后有人跟監(jiān),估計是港府政治部的人,他三步化作兩步正要沖進住所大門,跟監(jiān)的人眼看就要近身,這時闖出一個人,對跟監(jiān)者破口大罵,一邊用手推了推沈之岳說,警察是來找人的,你亂跑什么,還不快走,沈之岳明白這人是來幫他解圍,他趕緊趁勢脫走。
一九五八年春,沈之岳結束了香港的任務,回臺灣接任調查局副局長。一九六0年冬天,蔣氏父子又調沈之岳為國防部情報局副局長(按:情報局的前身是軍統(tǒng)局、保密局),并兼任國民黨中央第二組副主任,并連任中央委員十六年。
四、圣眷最隆的國民黨特務
一九六四年五月,蔣介石父子調升沈之岳為調查局局長。曾經被沈之岳以“匪諜”罪名系獄的前調查局第一處副處長李世杰,月旦沈之岳,說他腰佩蔣經國欽賜的尚方寶劍出長調查局,創(chuàng)下了七個“第一”紀錄:沈之岳是第一個共產黨出身而擔任調查局局長;他是第一個以軍統(tǒng)系出身當上調查局局長;他是自徐恩曾以來任期最長的調查局局長(在職十三年多);他是第一個把幾百個國民黨高、中、低層情報人員當成共諜屈打成招的特務頭子;他是徐恩曾以來第一個被聘為“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的調查局局長;他是第一個被美國政府宣布為摧殘人權兇手而不準入境的國民黨特務頭子;他是第一個沒受過大學教育的局長。
李世杰可能因為個人經歷,對沈之岳恨之入骨,懷有強烈偏見,但是,不容諱言,沈之岳受蔣介石父子寵信的特殊地位,確實與其它歷任中統(tǒng)、調查局的局長顯有不同。
任職調查局長期間,沈之岳始終低調少言。有一次,他在調查局上班時,不慎在樓梯口摔倒,傷了三根肋骨,他使用化名,悄悄住進臺大醫(yī)院,醫(yī)護人員不曉得他是調查局局長,依一般民眾規(guī)格辦住院手續(xù)。直到某日,蔣經國到醫(yī)院探望,臺大醫(yī)院醫(yī)護人員才驚覺此君竟是調查局局長?!吧矸荨逼毓庵?,探病的親友如潮涌來,沈之岳趕緊辦理出院,回家自行調養(yǎng)。
一九七八年元月,擔任調查局局長已近十四年,蔣經國調沈之岳為國民黨中央社會工作會主任,第二年三月,沈之岳屆齡退休,但是,蔣經國不讓沈之岳離開他身邊,聘其為“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后,立刻命令隨從,為沈之岳在“總統(tǒng)府”蔣經國的辦公室隔壁,設置連間的辦公室,享有這項特權的,還有兩位蔣經國身邊紅人──前“國防部長”汪道淵、前“新聞局長”魏景蒙。蔣經國交代沈之岳,有關情報事務方面的重要文件,都歸沈之岳負責審閱,并定期向蔣經國匯報情報事務。
后來,沈之岳不再去“總統(tǒng)府”辦公,蔣經國還三番兩次要沈之岳到七海官?。ㄊY經國寓所)辦公,可以隨時就近聊天談事,沈之岳以包括健康等多項理由,婉謝了蔣經國的盛意。直到蔣經國過世,沈之岳始終是國民黨當局最受倚重的特務系統(tǒng)元老。
一九九四年二月去世之前,沈之岳曾經到大陸治?。〝z護腺癌轉移),受到大陸方面高規(guī)格接待,大陸最高當局亦殷殷致意。
貳、任卓宣
一、子彈轉彎 刑場槍響任卓宣大難不死
任卓宣(又名葉青),一八九六年四月,出生四川南充一個貧農家庭,他是任家五個孩子中的老大,在老家念完私塾,進入南充縣立中學,校長張瀾。中學畢業(yè)后,任卓宣在一所小學教書半年,張瀾推薦任卓宣進入北京法文專修館,以便能參加留學法國之勤工儉學計劃。趁此期間,任卓宣在北京大學旁聽幾門課。一九二0年,四川地方政府撥??钪е嗄辏胺▏魧W,任卓宣啟程到了法國。
初到法國,任卓宣在巴黎近郊的一家鐵工廠當技工,起先只是一名學徒,后來才有資格當工人,他的專業(yè)是銼工,工齡有兩年半。任卓宣在法國的時間前后七年,除了剛去法國的前面六個月,在巴黎學法語,再扣除二年半當學徒、工人的時間,其它留法將近四年的時間,全部從事政治活動。在這段期間,任卓宣認識了一些法國共產黨員,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
幾幾乎和國內中國共產黨建黨的同一時間,一九二一年,任卓宣加入了法國共產黨,開過多次支部會議,參與多次講演會及示威游行。此時,他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二年,他又成為國民黨黨員,因為,共產國際訓令所有在歐洲或中國本土的共產黨員,必須依附在國民黨之下生存,其時,孫中山先生和蘇聯(lián)與共產國際達成協(xié)議,國民黨實行聯(lián)俄容共政策。
留法時期,任卓宣也是工讀生總會四個常任書記之一,與趙世炎、陳延年(陳獨秀之子),對無政府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者,發(fā)動論戰(zhàn),任卓宣經常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出版的刊物《少年》上發(fā)表文章。
一九二二年年底,趙世炎和陳延年去莫斯科,第二年年初,任卓宣成為在法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一九二四年,國民黨在巴黎成立歐洲總指揮部,任卓宣擔任宣傳部長,周恩來組織部長,同一時期的骨干成員還有李富春。
任卓宣在法國積累了豐富的群眾斗爭經驗。任卓宣在回憶文章中追述,“五卅運動”的前一年,任卓宣和若干友人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勞動節(jié)大會。工人們步出會場時,但見場外布滿了武裝警察,工人們無畏警察的干涉,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有的喊叫口號,有的高唱國際歌。警察喝令不準工人叫唱,工人不理會警察無理要求,繼續(xù)呼口號,唱國際歌,警察取出佩刀,最初只打喊口號唱歌的人,后來索性見示威工人就打。任卓宣的朋友頭部也在示威中被打傷,有一名阿拉伯工人被打死,任卓宣在內有一千多名工人,參加了這阿拉伯工人的喪禮。
狂熱信仰社會主義,青年的愛國熱情,讓任卓宣嘗到了異國牢獄的滋味。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祖國爆發(fā)了“五卅慘案”,法國華僑準備發(fā)起巴黎街頭的大游行,預計有一千人左右會參加,但是,華僑在向巴黎警察總廳報告時,遭到了拒絕,而且警察憲兵事前封鎖了現(xiàn)場,游行活動只好作罷。
在法國人的地盤上游行不被準許,任卓宣和華僑們想到何不在中國人的地盤上表達愛國熱情。任卓宣率領一百名代表,進了中國公使館,派人把守住大門,管制電話,把公使陳箓叫下樓來,備加責罵,并拿出一份事前備妥的文件,要陳箓簽名。這文件一共有四份,一份是寄交法國當局的通牒,要求法國放棄在華特權;一份是給法國報界的聲明稿,五卅運動是民族運動,而非排外運動;一份是致電上海各界贊成五卅運動;第四份是要公使保證以后切實保護華僑,不得再受外人欺侮。眾人看陳箓簽了名,還要求他付款代為發(fā)出那幾份文件。
公使館對面咖啡館主人,眼見中國公使館人聲嘈囃,必定發(fā)生變故,電話通報警察,看守公使館大門和電話的華僑數(shù)人被捕,公使在眾人逼迫下,寫字條給警察,準許館內華僑代表出去,任卓宣等人得以脫離現(xiàn)場。
六月二十一日沖擊公使館事件發(fā)生后,法國警方展開了緝捕行動,警察循線查訪,搜捕勤工儉學的學生住宿區(qū)。任卓宣等三十余人被捕,依侵犯住宅、破壞公物、強迫簽字等罪起訴。任卓宣被關押了四個多月,獲釋后被遣送出境。任卓宣和許多中國同學一道,去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短期學習,一九二六年底回到中國。共產黨派遣他到廣東區(qū)委員會工作。一九二七年,又轉調湖南區(qū)委員會委員,在長沙領導地下活動。不久,蔣介石“清黨”,實施白色恐怖,許多共產黨人遇害。
從事共產黨地下工作的任卓宣,于一九二七年冬天,被湖南省政府逮捕下獄,依從事共黨地下活動的罪名,判處死刑。教人不敢置信的是,被綁赴刑場執(zhí)行槍決的任卓宣,竟然中槍不死,逃過一劫。任卓宣曾把這段在刑場死里逃生的奇遇,向徐業(yè)道(軍統(tǒng)份子,曾任軍統(tǒng)局第三處處長)透露了詳細經過。徐業(yè)道后來把這段奇聞,發(fā)表在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號的臺灣《中華日報》。
任卓宣的口述如是說: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被關押在湖南長沙省會警察局,這天中午過后,聽到提犯人的獄卒來了,監(jiān)中犯人個個忐忑不安,依照慣例,午時通常是行刑時刻。隔一會,獄卒念我的名字,馬上有二名士兵,把我?guī)У叫辛欣?,我排第七人,后面還有三人,總共十個人,獄卒辦完提調人犯的手續(xù),就把我們帶進法庭,驗明正身,即綁赴刑場。
我們這十個死囚,有男有女。在綁赴刑場的路上,有人泣不成聲,有人罵不絕口,有人一路高歌,還有人狂呼口號,也有像我這樣默默不語的人。我心想,死也不過是剎那間的事,哭、罵、唱、喊又有什么用?我惟一耿耿于懷的,是家有老母弱妹,以后再也見不著,想到這里,我不禁悲從中來。
押至刑場,死囚排成一列,跪地受死,只聽見砰砰砰…,槍聲響了七響,我突然感覺有一股力量把自己壓倒,倒地之后,動彈不得,模糊之間,我聽見執(zhí)行死刑的人員喊著,這個人還沒死,應補槍,又聽見幾聲槍響,所幸沒打著我,行刑完畢,劊子手呼嘯離去。那時我意識愈來愈模糊,完全不知是死是活,感覺身上疼痛至極,僵臥地上,不久我就暈過去了。
那天夜里,天降大雪,雪花覆蓋住了尸體,這時我凍醒過來,并且聽見談話聲,有人沖我問:你沒有死?。课艺f我沒死,你們補我一槍,讓我痛快的死去吧!這人說,我們不是劊子手,而是所謂的剝鬼皮,發(fā)死人財?shù)?,這人告訴我,你不用怕,我可以救你。這人問我家住何處,可通知家人來救你,帶我到附近農家暫時歇息。
我老家在四川,湖南當?shù)刂挥幸粋€表妹。天亮以后,表妹將我送到湘雅醫(yī)院,院方盡人道急救義務,未深究我的底細,但是,城里已經謠言滿天飛,有人說,瀏陽門外刑場十命九尸,一具尸首被地虎吃了,也有人傳言是死而復生。湖南省治安機關派人到湘雅醫(yī)院監(jiān)視,等我養(yǎng)好傷,又把我關押進監(jiān)牢。
在生死之間掙扎,任卓宣興起背叛組織的念頭。他事后聲稱:這時我自問對共產黨已經盡最大的犧牲,共產黨一貫的燒殺政策,這讓我良心難以心悅誠服,所以我毅然決定投入國民黨懷抱,今后有生之日,即為國民革命效死之年。
向國民黨靠攏以后,他認識了四川同鄉(xiāng),國民黨軍四十九師師長向時俊,向時俊聘他為軍官訓練班政治教官,這是任卓宣變節(jié)之后,第一份差事。
二、共產黨地下工作者,變身職業(yè)反共家
任卓宣真正被他的昔日同志斥責為叛徒,是在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五年間,他為文攻擊陳伯達、艾斯奇,被共產黨人目為馬克思主義的叛徒。一連串的論戰(zhàn)之后,任卓宣被迫離開了“辛墾”書店,另外組織了一家“真理出版社”。
然而,任卓宣思想上發(fā)生基本改變,與曩昔同志發(fā)生根本分歧,是在一九三七年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他從過去的國際主義者、社會主義者的思想,逐漸轉向民族主義者,他開始研究三民主義,并主張孫中山學說才能解決中國問題。
第二次國共合作,兩黨連手抗日大時代氛圍,及任卓宣自身意識型態(tài)的微妙轉變,完全符合當代“政治正確”的時代潮流,一九三七年九月,任卓宣出任中央軍校特別訓練班高級教官。
一九三九年,任卓宣經由潘公展(1894~1975浙江吳興人,時任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兼中央日報總主筆)、葉楚傖(1887~1946江蘇吳縣人,曾任國民黨秘書長、立法院副院長等職)介紹,重新加入國民黨。
抗戰(zhàn)時期,他應江西省主席熊式輝的邀請,向江西省訓練團的學員演講,也曾到過蔣經國任職的贛縣發(fā)表幾次演講,在軍隊和學校中推行“三民主義文化運動”,并在中正大學任教。
由于不斷鼓吹反共言論,任卓宣受到了蔣介石的注意。一九三八年某日,任氏在湖北江陵為中央軍校訓練班講課,蔣介石命令班主任康澤通知任卓宣,任卓宣頭一次見到了蔣介石。國民政府從武漢撤退到重慶后,蔣介石又第二次召見任卓宣,任命他當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干事,后又任命常務干事;國民黨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蔣介石提名任卓宣為中央候補執(zhí)行委員。成立中央干部學校,蔣介石是團長兼校長,聘任卓宣為教授。任卓宣堅決反共,正中蔣介石下懷。抗戰(zhàn)勝利那年,任氏獲頒一座勝利勛章。
國共內戰(zhàn)最激烈的階段,任卓宣發(fā)表成篇累牘的反共文章、講演,攻訐共產黨,更在淮海戰(zhàn)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zhàn)”、“徐州戰(zhàn)爭”)呈現(xiàn)僵持階段,任卓宣在南京發(fā)起十萬群眾反共示威游行。一九四八年冬天,任卓宣的母親過世,任氏聲稱“局勢惡化,不好奔喪,只得留京反共”。繼續(xù)發(fā)表反共言論與文章。瘋狂反共,可見一斑。
蔣介石于一九四九年元月下野,任卓宣原本想去福建工作,臨時接到溪口通知,蔣介石召見。任卓宣奔赴溪口,在王太夫人墳莊與蔣介石見面。任卓宣大發(fā)議論,認為“戡亂之所以失敗,是實行三民主義不夠、不快、發(fā)生毛病所致”,講得蔣介石龍心大悅。一九四九年七月,國民黨當局發(fā)表任卓宣為中宣部副部長,不久升代理部長。迄至國民黨敗退臺灣,一九五0年,辭去中宣部部長職務,蔣經國發(fā)表他為政工干校教授,政治研究所主任,之后歷任政治大學教授、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務,著作筆耕不輟。兩蔣有生之年,始終倚重為反共大師。年輕時代的任卓宣,熱情學習共產主義,狂熱參與共產黨活動,愈到晚年,反共愈見瘋狂。年輕時代的他與年老時代的他,尖銳對立,完全判若二人。任卓宣一九九0年,病逝臺北,高齡九十四歲。(作者為臺灣著名傳記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