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10日訊 《紫荊》雜志8月號刊文,介紹了在特殊歷史時期,臺灣空軍飛行員駕機投誠祖國大陸的情況。他們中的有些人已成為解放軍高級將領,痛恨“臺獨”,希望兩岸民眾相互了解,消除隔閡,期盼兩岸向和平統(tǒng)一方向邁進,攜手合作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努力。 
  文章摘編如下: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自國民黨飛行員劉善本率先駕機投奔革命根據(jù)地延安后,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駕機投城者,便接踵而來。 
  上世紀50年代后 逾20名臺灣機師奔大陸 
  有數(shù)據(jù)顯示,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飛行生李純第一個駕機起義后,先后有逾20名臺灣空軍飛行員從臺灣駕機飛向祖國大陸。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臺灣空軍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開創(chuàng)了駕機投誠的先河,之后有黃天明、朱京蓉等駕機起義。 
  七十年代,臺海的上空似乎平靜了,沒有發(fā)生空軍駕機起義的事,但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的編譯趙明哲卻利用赴瑞典參加國際飛行會議的機會,回到了祖國大陸。 
  八十年代,臺灣上空再度掀起駕機起義的浪潮,先后有兩起臺灣空軍少校駕機起義事件引起世界注目:臺灣空軍少校軍官黃植誠、李大維先后駕機飛越臺灣海峽,飛向大陸。 
  后來臺灣空軍飛行員駕機飛向大陸,因為新華社的一條消息而有所改變。1988年9月11日,新華社受權(quán)發(fā)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福建部隊宣布停止執(zhí)行1962年的兩個〈通告〉》的消息。 
  該消息稱:“從即日起停止執(zhí)行1962年頒布的對駕機、駕艇起義的國民黨官兵給予獎勵”,從此結(jié)束了臺灣空軍飛行員駕機起義的歷史。李大維成為最后一名臺灣空軍駕機成功在大陸降落的飛行員。 
  獲得熱烈歡迎和很高榮譽 
  無論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駕機起義的徐廷澤、黃天明、朱京蓉,還是八十年代歸來的黃植誠、李大維,他們到大陸后均受到大陸軍民的熱烈歡迎,大陸政府亦給予了很高榮譽。 
  徐廷澤到大陸后,中共領導人周恩來、葉劍英等親切地接見了他,國防部還在福州召開了盛大歡迎會。時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代表國防部宣布命令:授予徐廷澤少校軍銜,獎勵2500兩黃金。徐廷澤后來先后任解放軍空軍某航校飛行團副團長、航校司令部副參謀長、副校長,并當選為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當年黃天明、朱京蓉駕駛飛到大陸的T-33A型噴氣式教練機剛一停穩(wěn),群眾便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般,歡迎他們回家。后來,無論是在廣州還是在北京,只要他倆一出現(xiàn),便會受到人們?nèi)罕姷臒崃覛g迎。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還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他們。 
  1981年8月8日,黃植誠駕駛美F-5戰(zhàn)斗教練機在福州機場降落后,福州部隊和空軍領導機關先后召開歡迎大會,表彰黃植誠的正義行為,批準其參加解放軍,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鄧穎超接見了他。 
  鄧小平稱贊黃植誠是“愛國行動產(chǎn)生了很好的影響?!编嚪f超則勉勵他要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的建設事業(yè)做出貢獻。時任空軍司令員張廷發(fā)簽署命令,任命黃植誠為空軍某航校副校長。如今,已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黃植誠,已經(jīng)被任命為北京軍區(qū)空軍副參謀長,少將軍銜。
痛恨“臺獨”,希望兩岸民眾消除隔閡 
  1983年4月22日,李大維駕駛U-6偵察教練機,從臺灣花蓮機場起飛,成功飛往大陸。李大維是從臺灣駕機成功飛往大陸的最后一名臺灣空軍飛行員。他之后,臺灣空軍中校林賢順于1989年2月11日,駕駛F-5戰(zhàn)斗機飛往大陸,因未能找到廣東汕頭機場,最后在廣東豐順上空棄機跳傘。 
  1983年4月30日,有關方面專門為李大維舉行了歡迎會。會上,中共中央軍委委員、時任福州軍區(qū)司令員楊成武親自給他頒獎。楊成武司令希望臺灣當局以民族利益為重,及早接受舉行兩岸談判的建議,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解放軍空軍領導機關根據(jù)李大維的意愿,批準他加入解放軍,并任命李大維為空軍某航校副校長。李大維到大陸后,先后擔任全國青聯(lián)第六、七、八屆常委,全國政協(xié)第六至第十屆委員,全國臺聯(lián)理事,現(xiàn)任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大校軍銜。 
  李大維到大陸已經(jīng)26年,一直期盼兩岸能夠早日實現(xiàn)統(tǒng)一,他痛恨“臺獨”分子,希望兩岸的民眾相互了解、消除隔閡。李大維說,在臺灣有很多人和他的想法一樣,只是他們沒有機會到大陸來。 
  從臺灣飛到大陸的臺灣空軍飛行員,不僅政治上得到重視,在生活上也得了政府和軍隊很多關懷照顧。據(jù)報道,按駕駛飛機的類型,黃植誠當時獲得65萬元(人民幣)獎金,李大維獲得15萬元人民幣獎勵。 
  20年后,李大維在回答為什么要歷盡艱辛、沖破重重阻礙,甚至冒著生命危險飛到大陸的問題時,只說了一句:“就是想要觸摸自己偉大的祖國?!?
  據(jù)李大維介紹,他不滿20歲便考入臺灣陸軍軍官學校,后來進入陸軍航空中心接受飛行訓練。結(jié)業(yè)后,被分到部隊執(zhí)行觀測任務,因為業(yè)績突出,曾兩次被評選為臺灣軍隊的“克難英雄”。當聞知“英雄”跑了,臺灣當局非常震驚。 
  反對兩岸兵戎相見 
  筆者問李大維目前最關注什么?他說:“26年的日日夜夜,我每天都在關注著祖國大陸與臺灣的起起伏伏?!?
  李大維還說:初到大陸時,發(fā)現(xiàn)兩岸對對方的實際情況了解得很少,所以一有機會,就向生活在大陸的朋友介紹臺灣的真實情況,努力消除兩岸民眾之間的隔閡與誤會。多年來,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增進海峽兩岸之間的了解與認識。 
  李大維認為,兩岸和平統(tǒng)一,必須有足夠的相互了解,爭取更多的臺灣民眾的支持及認同,是大陸對臺工作的重中之重。 
  已是解放軍高級將領的黃植誠,多年來一直在為海峽兩岸和平發(fā)展盡心盡力,最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他說:兩岸要以誠心、耐心來爭取最廣大的民心,特別是爭取更多臺灣同胞的支持,向和平統(tǒng)一方向邁進。兩岸百姓也一定要化解矛盾與分歧,增進彼此了解。作為大陸一員,尤其是駕機奔向大陸的特殊身份,將全力爭取臺灣老百姓對祖國大陸的重新認識,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大家互相尊重,攜手并肩、精誠合作,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