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下午因暴雨導致溢流,造成重大傷亡,截至24日13時統(tǒng)計,目前累計14人罹難、32人受傷,仍有152人失聯(lián)。臺當局與地方救災團隊全力搶救,卻因責任歸屬與言語交鋒,讓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與花蓮在地民代傅崐萁今日在勘災現(xiàn)場氣氛一度火爆。
01傅崐萁當面質疑“責任在誰”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鄉(xiāng)災情慘重,災區(qū)指揮所今日成為藍綠角力現(xiàn)場。
據臺媒報道,傅崐萁中午陪同卓榮泰前往斷橋南端勘災,面對媒體時語氣激動,直言“救災團隊徹夜不眠,請網軍側翼有點人性,勿再造謠攻擊!”他強調,從7月底至今,花蓮縣府多次向臺當局示警,呼吁比照過去南投堰塞湖爆破經驗處理,卻被臺當局一再淡化危險,農業(yè)部門甚至直到昨日仍稱“沒有立即危險”,如今卻釀下人命重大傷亡,令人痛心。
傅崐萁并質問,堰塞湖的權責單位究竟是誰?“上游是‘林業(yè)署’,中段是‘水保署’,下游是‘水利署’,這些全是臺當局管轄,哪一個是地方政府?”他怒批臺當局卸責、執(zhí)政者規(guī)避責任,“民眾已經受災慘重,行政機構難道沒有勇氣向民眾認錯嗎?”
卓榮泰面對質疑責備則神情不悅,拍拍傅崐萁肩膀說“大家都在救”,傅崐萁不領情繼續(xù)說,卓又說“我們先一起救災,其他以后再講”,隨即轉身離開現(xiàn)場。
民進黨民代沈伯洋則在旁忍不住大聲喝斥,“現(xiàn)在還要扯政治?”現(xiàn)場一度陷入劍拔弩張的緊繃氛圍,救災焦點與政治交鋒交織,使原本沉重的災情現(xiàn)場,更添火藥味。
02與傅崐萁二度沖突!卓榮泰憤而離席
回到前進指揮所后,傅崐萁再度拿麥克風,連番炮轟臺當局。他質疑,災防中心報告明明顯示堰塞湖溢流時間有70到120分鐘,結果卻演變成潰堤;更點名農業(yè)部門負責人陳駿季曾聲稱“沒有立即危險”。陳駿季當場回應,自己指的是8月楊柳臺風情境,并非此次狀況。
傅崐萁持續(xù)發(fā)言,卓榮泰數(shù)度制止仍無效,最后忍不住拿起麥克風回嗆,“這樣討論沒意義,今天部門負責人是來解決問題,不是吵架。要講去立法機構講!”隨后拂袖而去,留下“民眾等的不是這一刻,會議結束”的狠話。
緊接著,沈伯洋憤而站起怒罵,“我們是要救災的,不是來聽你講!現(xiàn)在還有一百多人受困!”藍營議員吳建志等人則拍桌回嗆“要臺當局賠償!”,傅崐萁也高聲譏諷,“這就是行政機構的態(tài)度、這就是民進黨!”指揮所現(xiàn)場一片混亂。而沈伯洋也還在臉書發(fā)文批傅撇清疏散的責任,“真的很生氣”。
03粉專起底一段話酸綠:打臉陳菊?
堰塞湖釀禍責任在誰?有島內臉書粉專挖出民進黨前高雄市長、現(xiàn)任監(jiān)察機構負責人陳菊曾說過“治水問題八成臺當局要負責”,質疑執(zhí)政黨現(xiàn)在卸責,難道是在打臉陳菊?
針對花蓮災情,有超過13萬名追蹤人次的臉書粉專“政客爽”今日發(fā)文表示,并在留言區(qū)附上兩張會議紀錄的照片。“政客爽”指出,早在今年上半年,國民黨民代傅崐萁跟花蓮地方民代就不斷示警,藍營民代鄭天財也提案要求對堰塞湖“提出監(jiān)測、疏散工程方案”,結果農業(yè)部門負責人陳駿季竟回“沒有立刻潰堤風險”;而民眾黨民代林憶君也八月也對賴當局示警,同樣被用話術搪塞。
“政客爽”也指批,早就跟你講要做的事情,結果發(fā)生重大災情,卻把責任推給在野黨,這是一個“政府”該做的事情嗎?而民進黨前高雄市長、現(xiàn)任監(jiān)察院長陳菊曾表示“治水問題八成臺當局要負責”,綜上所述,“政客爽”也質疑,“那你們民進黨在推什么責任?打臉陳菊?”
貼文發(fā)出不到一小時,就飆破2000名網友點贊互動,紛紛表示“30分鐘降14公尺是溢流,還是潰堤?睜眼說瞎話”、“從上到下,所用都非真正專業(yè),闖了大禍,竟想甩鍋于地方政府”、“酬庸部門負責人毫無能力與作為,應該為罹難者及失蹤人口負最大責任”、“執(zhí)政黨當時還在搞‘大罷免大成功’沒空啦,看看先前的風災,不比臺軍演習重要”。
對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因樺加沙臺風的強勁豪雨導致溢流,前臺內務部門負責人、臺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則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是地震后形成的,滿水位是9千公噸,等于一座南化水庫,“馬太鞍溪堰塞湖垮是遲早的,尤其這次雨量這么大”,不過所幸及早撤離,如果沒有疏散,后果更加不設想。
來源:臺海網整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