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辦公室邀請“在野黨”主席18日參加“安全簡報”,但雙方就程序上的溝通出現歧見,尤其是賴清德方堅持全程閉門會議,讓“在野黨”無法接受。在民眾黨宣布不克出席后,國民黨稍早也宣布當天將不出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朝野和解”的關鍵鑰匙在賴清德手上,用最大的智慧化解“大罷免”才是“朝野對話”的基礎。

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指出,上周四接到邀請后,幕僚到17日為止都一直在溝通,16日看到賴清德方公布流程說全程閉門,他就再度致電賴清德辦公室秘書長潘孟安,強調當初說好9點至9點半的半小時是三人公開會談時間,全程閉門并不恰當,“感覺回到聽簡報的框架里面”。
黃健庭表示,因為賴清德陣營很堅持要全程閉門,因此他在向朱立倫報告后,就向潘孟安表達了18日不會參加。不過他也提到,這次溝通實在太倉促,仍希望繼續(xù)協(xié)商,18日的會開不成,不表示未來不能繼續(xù)協(xié)商達成共識,期待未來會有真正好的“朝野對談”。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開大門走大路”,不是只談防務和兩岸問題,還要包含經濟、產業(yè)、科技、能源、社會安全等,民眾想知道荷包會不會因為關稅匯率戰(zhàn)而縮水,產業(yè)會不會外移,會不會缺電,AI的未來在哪,還有打詐成效等,這些都應該被討論,且讓民眾有知曉的權利。
朱立倫表示,很遺憾目前還無法達成共識,但持續(xù)溝通是基本態(tài)度,不要只是單向的簡報,而是“朝野”的對話,希望三方可以持續(xù)以建立“朝野對話”平臺為目標。
朱立倫強調,“朝野對話”和解的關鍵鑰匙在賴清德手上,繼續(xù)搞“大罷免”,造成“朝野”嚴重對立,不是臺灣之福。賴清德應該用最大的智慧去化解“大罷免”,才是“朝野對話”基礎。“要和不要斗,要對話不是訓話,解決問題不是制造問題。”(來源: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