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近來炮口對準白營,除了指責新竹市在民眾黨“白色執(zhí)政”下,市政成績慘淡,也針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臺北市長內的三大爭議案,包括京華城案、北士科案及臺智光案等,持續(xù)猛攻。輿論指出,民進黨此舉除了放眼2026地方議員布局,更有希望2028“大選”讓年輕族群選票回流等兩大考量。
柯文哲與民眾黨整體聲勢,在年初“大選”結束后均呈現走跌趨勢,近期還因為“藍白合”議題,部分支持者認為喪失政黨主體性,民眾黨支持度進一步大幅下滑。
分析指出,在白營積弱不振之際,綠營仍持續(xù)猛攻,首先是考量2028“大選”時間還早、變數多,眼前要先顧好的兩年后的地方選舉。民眾黨雖然在縣市長選舉不易突破,但議員席次卻可能有所斬獲,尤其在臺北、新竹等都會區(qū),恐壓縮到民進黨席次。
綠營炮口對準高虹安,目的正是要降低民眾黨仍在新竹執(zhí)政的資源優(yōu)勢,帶動2026年參選議員氣勢。
此外,民進黨內主流看法認為,民眾黨聲勢探底,年輕支持族群“小草”會轉向支持民進黨。持續(xù)對白營猛攻,除有布局2026年地方選舉考量外,也有一舉拿回年輕族群的企圖心。
資深媒體人、曾任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毛嘉慶認為,賴清德連任最可能的競爭對手就是柯文哲,一定會窮盡一切力量打壓柯。對柯文哲會“文攻武嚇”,把柯文哲斗臭,斗爛,司法手段會是其中一個方式。但如果柯進到牢里,賴清德連任看起來就沒有對手了。
他也說,賴清德眼里目前沒有忌憚的對手,連任前一定讓所有人都不會是威脅。要看懂賴清德會做什么事情,要先理解賴在臺南執(zhí)政的經驗做過哪些事情,“修理政敵、收編部隊、運用資源”,賴清德臺南經驗現在擴大為“臺灣經驗”。
來源: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林靜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