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2日訊(王煒) 隨著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代表民進黨投入臺北市長選戰(zhàn)的趨勢日益明顯,臺中市前市長林佳龍的動作也越來越大,甚至直接公布自己的民調(diào)高于陳時中,直接逼宮民進黨中央。
一個月前,筆者曾撰文分析林佳龍參選臺北的可能性,認為他雖然政治實力與形象不錯,但由于與民進黨“當權派”的核心利益沖突,英系與新潮流哪怕棄守臺北,也絕對不允許林佳龍借此翻身。
一個月后,臺灣這波新冠疫情從高點略有下滑,蔡英文的“口袋人選”陳時中也撕掉了最后的偽裝,準備正式轉(zhuǎn)換跑道,投入臺北市長的“三腳督”之戰(zhàn)。
臨近民進黨中央隨時可能兌現(xiàn)的“征召”,陳時中開始逐漸從“疫情指揮中心”淡出,不再熱衷Live秀;相反,明知出線無望的林佳龍,卻猛然間加大了火力,對陳時中展開了一波“仇恨值”攻勢。
為了盡量博眼球,林佳龍甚至直接給陳時中打電話、傳簡訊,想要對外營造兩人直接PK的陣勢。以林佳龍的便捷口才與政治手腕,陳時中如果與之正面交鋒,顯然不是對手,所以識趣地選擇了“高掛免戰(zhàn)牌”,反正最終的人選是民進黨中央確定,沒必要自己迎戰(zhàn)。
既然已經(jīng)失去了蔡英文的青睞,注定無緣臺北市長選戰(zhàn),林佳龍為什么還要這么高調(diào),演一出“霸王硬上弓”呢?
其實,以林佳龍在民進黨混跡多年,又是黨內(nèi)重要派系“正國會”的龍頭,他不可能不懂“形勢比人強”的道理,目前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為自己和所屬派系,爭取更大的政治空間和利益。
7月17日,民進黨將召開“全代會”改選中執(zhí)委及中評委,重組黨內(nèi)權力核心。2年前改選時,“正國會”搶下兩席,分別是“立委”陳亭妃及嘉義地方“大佬”陳茂松,席次僅次于新潮流,與英系旗鼓相當。這一次的改選,“正國會”雖然還有兩席的實力,但英系實力擴張,會不會與其他派系聯(lián)手,在背后搞什么小動作,不到票開出來,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林佳龍此時的高調(diào)攻勢,就是做給新潮流和英系看,警告他們不要漠視“正國會”的實力,不要重演前段時間“九合一”縣市議員黨內(nèi)提名階段,聯(lián)手打壓“正國會”的一幕。
此外,前幾天有媒體爆料了一份“內(nèi)閣改組名單”,林佳龍與民進黨中央談條件,如果不選臺北市,可用“副閣揆”做交換。甚至還有網(wǎng)絡傳言,林佳龍覬覦的不是“副閣揆”,而是“閣揆”的位子。
雖然林佳龍辟謠,否認了這份名單,但熟悉臺灣政治圈的人都知道,這應該不是空穴來風,政治權利的買賣和交換,本來就是民進黨的拿手好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