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依賴大陸市場,那么產品品質如何呢?
“蓮霧大縣”屏東縣一果農稱,“這種東西(指本次檢出的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一般果農都會覺得這里面有政治因素。”中天電視臺采訪的一位另果農也表示,這種蟲子確實在臺灣有很多。

民進黨“立委”鐘佳濱坦承,“過去,大陸對農產品(5.980, -0.20, -3.24%)檢疫有很高的隨意性,臺灣農民知道‘有門路可走’,所以(在產品)品管方面比較寬松,相較之下,農民絕對不會拿日本、歐盟市場開玩笑,因為日本、歐盟檢驗是出了名的嚴格。”
游淑慧怒斥,是民進黨造成了如今的局面,“過去,大陸對我們的農產品比較寬松,即便偶爾發(fā)現(xiàn),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加上)當時兩岸有溝通,出了問題打個電話提醒一下,但現(xiàn)在,經常是‘已讀不回’,出了問題,你‘農委會’不處理,所以人家現(xiàn)在不要了呀。”
對于這一點,今年3月,大陸宣布暫停進口臺灣菠蘿時,國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就專門提到,“2020年大陸方面多次通報臺灣地區(qū)菠蘿不合格情況,并且提醒臺灣方面要加強源頭把控。但是,這種不合格的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我們也沒有收到臺灣方面任何回復。”
本次,陳吉仲在表達不滿時曾稱,大陸本次宣布暫停進口太“突然”,隨后又表示“臺灣出口大陸的釋迦、蓮霧不合格的,(一般)都用薰蒸處理,之后就能繼續(xù)走貿易流程,今年(臺灣地區(qū))釋迦、蓮霧不合格件數(shù)為13件、6件,且都是六月底之前,‘農委會’也跟對方說明臺灣的加強防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