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甩鍋大陸卻自己露餡
截至6月2日,臺灣本輪疫情已經(jīng)累積確診8099例,死亡137人,僅6月2日一天確診病例就高達583例,死亡17例。臺灣輿論認為,臺灣地區(qū)疫情出現(xiàn)類似美國、印度疫情趨勢,在缺普篩、缺病床、缺疫苗背景下,要控制住疫情根本看不到希望。
疫苗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終解決方案,也是關鍵戰(zhàn)略物資,這是全球早已達成的共識。根據(jù)《紐約時報》全球疫苗追蹤最新信息,臺灣新冠肺炎疫苗注射率為1.6%,與利比亞、阿富汗相同。就連民進黨最熱衷比較的新加坡、韓國以及我國香港地區(qū),分別為65%、14%、31%。面對失控的疫情、疫苗一劑難求,臺灣島內(nèi)人心社會動蕩不安。
其實,關于疫苗,蔡英文早在去年“5·20”就曾說,已經(jīng)“超前部署”。但一年多過去了,臺灣現(xiàn)狀卻是只能“望苗興嘆”,這也在島內(nèi)掀起了一股“疫苗自救潮”。金門縣縣長楊鎮(zhèn)浯5月18日公開向民進黨當局喊話,呼吁其同意金門自行購買大陸疫苗。中華統(tǒng)一促進黨、臺灣新黨等島內(nèi)政黨、團體,以及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等人士,近期也多次呼吁民進黨當局盡快開放大陸疫苗進口,以應對近期島內(nèi)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態(tài)勢,表示愿扮演橋梁角色,協(xié)助引進。
面對臺灣無疫苗可打,島內(nèi)民眾疫苗自救潮迭起,蔡英文通過臉書甩鍋大陸干涉臺灣購買疫苗,才導致臺灣無疫苗可打。
不過,蔡英文也許忘了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今年年初的一個爆料:按照原來臺灣行政部門的安排,臺灣購買疫苗,交于蔡英文第一任期時第一任行政部門負責人林全現(xiàn)在所在的東洋公司采購。而原本東洋公司已經(jīng)和德國BNT公司大中華區(qū)總代理商上海復星藥業(yè)談妥采購事宜。但由于陳時中和民進黨當局“仇中反中”心態(tài)作祟,認為上海復星是中國企業(yè),而大中華區(qū)把臺灣包括在內(nèi)是矮化臺灣,于是直接找到德國BNT公司要求直接采購,遭拒。
而遭拒之后空手而歸的陳時中面對臺灣“立委”質詢時,為了逃避責任,其聲稱原定向德國BNT公司購買的500萬劑新冠疫苗,因大陸阻撓導致合約無法簽訂,自己遭外界批評不透明,是“有苦難言”。
也許陳時中沒有想到,他的謊言很快被戳穿,當天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便將事實真相公布于世。
馬曉光稱陳時中口中所謂大陸因素阻礙BNT輝瑞疫苗售臺的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信口雌黃,并再次暴露某些民進黨政客無道德無底線的政治本性。
根據(jù)馬曉光提供的情況,其實,上海復星集團早在2020年3月就與德國BNT公司簽約,參與BNT疫苗研發(fā)并擁有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qū)的獨家代理權。
既然復星拿到了BNT輝瑞疫苗,按照國際貿(mào)易規(guī)則,東洋公司從復星購買疫苗不存在所謂誰矮化誰的問題。既然沒有矮化問題,陳時中又為何拋出臺灣購買疫苗遭大陸干涉言論?陳時中口中的“有苦難言”又從何說起?
隨著臺媒的追蹤和層層“剝皮”,結果發(fā)現(xiàn),臺灣采購BNT疫苗大戲,還有另一個劇本。
根據(jù)臺媒披露的信息,陳時中甩鍋大陸,“仇中”只是表象,其實背后原因是民進黨內(nèi)部的資源斗爭。
據(jù)了解,陳時中去年7月原希望通過美國輝瑞公司向德國BNT原廠購買3000萬劑疫苗,每劑平均價格28.3美元,后因為臺灣代理權為上海復星醫(yī)藥所擁有而中止。為幫臺灣解套,林全擔任董事長的東洋藥品與上海復星洽談臺灣區(qū)代理,承繼原本的3000萬劑合同,只是平均價格調漲到30美元。
即便這樣,最后東洋公司的代理還是失敗。失敗原因,從表面看是由于臺“衛(wèi)福部”只愿意購買200萬劑,數(shù)量談不攏,但內(nèi)情卻是港商某公司與民進黨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的一個子弟兵——民進黨一位“吳姓立委”介入,想要搶食采購疫苗的大餅。
于是,陳時中才改與德國BNT原廠直接洽談,最后陳時中單方簽署了合約,此時每劑單價已經(jīng)大幅上漲到45美元,是原本的150%。
對此,陳時中的說辭是:去年6月“衛(wèi)福部”開始與外國廠商洽談疫苗;10月26日,因該港商僅取得意向書談判中止;11月11日BNT主動聯(lián)系陳時中繼續(xù)談;今年1月6日陳時中宣布將與“其他廠牌”簽約500萬劑疫苗;2月17日陳時中證實“其他廠牌”就是BNT。至于臺灣向BNT原廠采購疫苗,是否通過上述港商接洽,陳時中以“中間談判人屬于合約保密內(nèi)容”不愿回答;談判時該港商是否在場,陳時中說“冷鏈運送是委托臺灣公司辦理,當然會聯(lián)系BNT指定委托的單”,其實這等于繞個彎子承認。
按照常理,直接跟原廠購買,少了代理商這一手,臺灣的疫苗價格應該是更便宜才對。然而,陳時中直接和德國BNT原廠購買價格卻比代理商還要貴50%,這完全不符合。
便宜的不買,要買貴的,這個違反常識的現(xiàn)象引起臺灣島內(nèi)一些人注意。不過,陳時中也許根本沒想到,本來以高價買疫苗,讓民進黨內(nèi)貪腐勢力可以大賺一把的事卻最終以意外告吹,而那個民進黨“吳姓立委”和陳時中都沒有占到什么便宜。但不管怎么說,陳時中總要給他一個交代。如何交代?只有甩鍋大陸,激起“仇中”情緒,才能讓自己擺脫責任。
然而,沒想到這件事被吳子嘉揭發(fā)。
針對蔡英文本次“臉書”甩鍋大陸干涉臺灣購買疫苗,國臺辦同樣拿出證據(jù)予以駁斥。同時臺灣島內(nèi)民間團體也表示,既然因為大陸干涉臺灣當局才買不到疫苗的,那么,就由民間團體購買捐贈給當局總可以解臺灣無疫苗可打的燃眉之急了吧?而且一些團體,如佛光山等已經(jīng)向臺“衛(wèi)福部”提出申請。
然而,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后,向外公布:疫苗問題只能由“中央”統(tǒng)籌,并且必須要從原廠購買。“不是大陸干涉,臺灣才買不到疫苗的嗎?那么民間捐贈了,還不需要當局花錢,當局又為何要擋?”蔡英文這一表態(tài)引起臺灣輿論撻伐。
之后,民進黨中央又為擋住民間捐贈疫苗補充了幾個條件。到此,臺灣媒體和民眾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臺灣買不到疫苗并非大陸干涉,而是根本就不想要,“甩鍋大陸,沒想到自己做法卻露了餡”。
■ 救命疫苗也能搞利益輸送?
拒絕臺灣民間捐贈疫苗并非民進黨當局上演的疫苗大戲結局。
就在蔡英文甩鍋大陸并提出疫苗必須從原廠采購不久,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在網(wǎng)絡節(jié)目中爆料,其實至少有20個渠道在推銷輝瑞疫苗給臺灣,而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個渠道。沈富雄說,他的疫苗開價為10歐元(依當天匯率轉算,約為新臺幣338元),“但民進黨當局就是不要”。
沈富雄在節(jié)目中爆料,他的這個渠道符合蔡英文“必須原廠購買的條件”,“我現(xiàn)在告訴大家,我的那個渠道源頭是Pfizer的國外部前副總裁,還有BioNTech(BNT)的重要負責人,一個是德國人、一個是美國人,他們一開始賣100萬劑,說成功后500萬劑,最大的量可以賣臺灣1000萬劑,這個量不少了,開價為10歐元,比當時陳時中買東洋公司或直接買國外廠家價格便宜一半還多。”沈富雄說,“我拿的渠道,是不通過上海的,也應該沒有大陸因素,但我覺得陳時中已經(jīng)鐵了心不要了、不買了。”
既然臺灣缺疫苗,又為什么不買?沈富雄表示,這是因為蔡英文自己有中意的疫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