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15日曝“大料”,聲稱有證據顯示,搞“臺獨”的第一個人是清朝的皇帝雍正。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舉出六大例證打臉,不僅痛批“綠媒和綠網民,又蠢又無知”,更嗆“綠媒和綠網民的蠢,真是筆墨難以形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在接受環(huán)球網記者采訪時也批評稱,“臺獨”分子為了給“臺獨”找理由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臺獨”分子的這種做法,完全是一種數典忘祖的做法。
“三立新聞網”這篇報道聲稱,根據《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卷十記載:“臺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報道表示這是雍正發(fā)布的詔書,并進一步用白話解釋聲稱,“就是臺灣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屬中國”。
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今日在臉書發(fā)文痛批,綠媒拿到一份雍正的詔書,內容提到臺灣“古未屬中國”,于是就嗨得不得了,說雍正皇帝也是“臺獨”分子,“綠媒和綠網民的蠢,真是筆墨難以形容”。
蔡正元還在臉書中舉出六大例證打臉這一荒謬說法。蔡正元最后更是加碼抨擊:“尤其是外省人第二、三代,才剛移民來臺不久,為了搞‘臺獨’,表演各種丟人現(xiàn)眼的把戲,否認中國血統(tǒng)的小丑樣,讓人覺得不要臉到極點,就更不值得提了。”

蔡正元臉書部分截圖
而對于綠媒找到的這一“證據”,有網友直接諷刺稱“原來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中國竟然可以割讓一個不屬于中國的地方給日本”↓

有網友指出“斷章取義”↓


還有網友提醒看下一句“取入版圖”↓

針對綠媒的報道,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接受環(huán)球網記者采訪時稱,我們應從以下兩方面來看待這一問題。
第一,我們要結合當時的這個時代背景來看。在清政府統(tǒng)治之下,臺灣被納入中國版圖的時間并不長。因此,雍正所說的“自古未屬中國”中的“自古”,可能指的是明、元之前這樣一個時期。
第二,我們結合雍正下這個圣旨的目的來看。雍正旨在通過這道圣旨嘉獎清朝官員克服臺灣。值得注意的是,雍正說出這句“臺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之后,后面一句是“皇考圣略神威取入版圖”,結合上下文來看,雍正想要說的是“臺灣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屬于中國,我父親(康熙皇帝)深具謀略威望,把臺灣納入版圖”。雍正想要強調的重點應該是清朝已將臺灣納入版圖,而非臺灣自古以來不屬于中國。張文生稱,“臺獨”分子不要看到前面一句話就興奮,而忘記了后面還有一句。
在張文生看來,“臺獨”分子為了給“臺獨”找理由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然而,“臺獨”分子之所以祖上能夠去臺灣,與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是直接相關的。如果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話,他們的祖先可能都到不了臺灣。“‘臺獨’分子的這種做法,完全是一種數典忘祖的做法。”張文生最后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