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韓國瑜可說是天降神兵,讓國民黨在高雄從找不到人選市長到成功重新插旗。但在韓國瑜遭罷免后,國民黨又再次陷入無人上陣參選的困境,只好從江啟臣、朱立倫到非國民黨籍的高知名度高雄人,都納入考慮。但與其期待再次天降神兵,不如勇敢面對這三個月的垃圾時間,從扎根高雄做起。
不管是江啟臣還是朱立倫臨時遷戶籍南下參選,這種期待天降神兵的作法,在韓國瑜定調不會提罷免無效訴訟之后,已經(jīng)確定無法用時間換取空間;更何況,不管是江啟臣、朱立倫,都不會是替國民黨守住高雄的神兵,就算參選,恐怕也同樣會遭到心不在高雄的質疑,尤其在韓國瑜之后,就更難說服高雄人。
此外,碰到一個沒把黨中央放在眼里的韓國瑜,以及一群最會拿黨中央出氣的韓粉,讓國民黨不敢即早針對高雄市長補選作布局,深怕被扣上扯韓國瑜后腿的帽子,才會落到臨時抓瞎。但需要用人時才又發(fā)現(xiàn),口袋中的名單,多是素人、菜鳥“立委”或既得利益者不想淌渾水,又或是格局未到、準備不足的地方型政治人物,連拿來陪榜的價值都找不到。
這也凸顯一個問題,國民黨在黃俊英被誣指走路工敗選后,在高雄就一直沒有培養(yǎng)出參選市長的接班人選,不論是2010長期依賴黃復興的黃昭順,還是2014從綠營帶槍投靠的楊秋興,加上連兩屆“立委”選舉在高雄全軍覆沒,拱手讓民進黨鯨吞高雄。就算曾任高雄市長的吳敦義當黨主席,2018也只能提名臨時南飄的韓國瑜。
韓國瑜曾說,“民進黨又不是高雄人的爸爸”,但長期被高雄人視為眼睛長在北邊“天龍國”的國民黨,偏偏一直不去經(jīng)營下港人的氣口,不去當高雄人的長工。如果國民黨希望有天能贏回高雄,現(xiàn)在能思考的就只有扎根,把眼光放遠,才是面對必敗高市長補選的最大收獲。
來源: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