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臺灣2020選舉投票日只剩十幾天時間,從1221高雄“挺韓”、“罷韓”大游行來看,國民黨和民進黨已進入“地面部隊”肉搏的階段,藍綠都在強化動員。這場“誰更不被討厭”的選舉比拼,無論是韓國瑜還是蔡英文,都需要獲得至少650萬票才能勝選。

(圖/韓國瑜臉書)
1221高雄“挺韓”大游行是韓國瑜民調(diào)“蓋牌”后首度展現(xiàn)“陸軍”的氣勢,“韓粉”熱情依舊火熱,以此來應對超低民調(diào)的打擊。12月29日韓國瑜在臺中還有一場號稱50萬人“決戰(zhàn)中臺灣”的造勢大會,之后12月31日高雄跨年晚會、臺南元旦升旗、1月9日的臺北造勢、1月10日的高雄選前之夜,滾動造勢一波接著一波。在最后的決戰(zhàn),韓陣營的策略是展現(xiàn)地面部隊的威力,強化“西瓜效應”(源于臺灣臺語俚語“西瓜靠大邊”,指向局勢較有利一方倒戈),讓藍軍選民歸隊,催出“含淚投韓”的觀望選民。
2020這場選舉基本是“討厭蔡英文”和“討厭韓國瑜”的決戰(zhàn),討厭蔡的藍軍選民如果無法接受韓國瑜,有可能“含淚不投票”,或是賭氣投給第三勢力;2016年選舉這種現(xiàn)象就非常明顯,才會讓朱立倫大輸蔡英文300萬票,只拿到381萬票(得票率31.04%),連藍軍500萬票(近4成)的基本盤都沒守住。
韓國瑜在軍公教、觀光業(yè)等群體中的支持度超強,但在知識藍、經(jīng)濟藍部分一開始就松動,國民黨最后的策略就是要把勢造起來,讓“含淚不投票”轉化為“含淚投票”,讓“討厭蔡英文”的群體投票給韓國瑜。
若能以藍軍500萬票基本盤打底,要往上沖就容易多了。這就是韓陣營所說的固本、擴張。臺灣歷次選舉當選人得票數(shù)與得票率,1996李登輝581萬票、54%;2000年陳水扁497萬票、39.30%;2004陳水扁646萬票、50.10%;2008馬英九765萬票、58.45%;2012馬英九689萬票、51.60%;2016蔡英文689萬票、56.12%。2020選舉,“中選會”日前公布選民人數(shù)1934萬,若投票率7成有1353萬票,宋楚瑜干擾因素不會太大,韓國瑜至少要拿到650萬票以上才有當選可能。
1221造勢,“挺韓”喊出35萬人,“罷韓”喊50萬人,“挺韓”似乎輸了一截,這是綠營厲害的一招,用喊的也要把氣勢喊上去。韓辦發(fā)現(xiàn)狀況不對,第二天一早馬上發(fā)難,猛攻“罷韓”游行隊伍中的超長布幕下空無一人,韓先在臉書發(fā)文批“罷韓”是“臺灣民主史上最大的一塊遮羞布”,后來又在受訪時嘲諷對方“有48萬人躲在布下”,反擊對手人數(shù)“膨風”。韓一日兩出擊主要是為了拼氣勢,不能被對方比下去,顯見決戰(zhàn)最后10多天,“陸軍地面部隊”的重要性。韓國瑜在造勢與動員力都比蔡英文強,這是藍軍最后階段的優(yōu)勢。

挺韓、罷韓游行空拍人數(shù)對比,韓國瑜陣營指罷韓團體用“遮羞布”的方式造假。(圖/“普魯士藍”粉專)
從1221“罷韓”游行也看到了綠軍的謀略。高雄是韓國瑜大本營,但因上任不到6個月就決定參選2020,高雄也形同是他的軟肋,因此民進黨的策略是要讓“罷韓”從高雄輻射出去,強化韓參選缺乏正當性,守護南臺灣得票。
相較之下,韓國瑜選前全力固守高雄,包括跨年、選前之夜都在高雄舉行,要讓高雄人感受到他更上一層樓將讓高雄受惠,進而取得高雄人的諒解。韓2018高雄市長選舉拿到89萬票,大贏民進黨陳其邁15萬票;在綠營操作“罷韓”下,韓2020在高雄再拿89萬票的可能性不太高,能穩(wěn)住不崩盤很重要,所以他對“罷韓”才會那么在意。尤其如果“罷韓”聲勢起來,而他又未能贏得選舉,亦存在被雙殺的可能,會慘上加慘。
民進黨傳統(tǒng)是“北弱南強”,藍軍自認南部少輸就會贏,民進黨將高雄“罷韓”升高為主菜,欲南北夾殺韓國瑜。12月26日正式啟動“罷韓”之后,藍綠對決還會再升溫。韓陣營目前全力造勢,民進黨則全力要攻破韓在南臺灣的防線,在最后階段變數(shù)很大,輸贏尚難有定論。
(本文原為中評社社評,原題為:藍綠地面部隊才開拔 豈是垃圾時間。作者為中評社評論員林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