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參議院外交關(guān)系委員會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建議美國對正在考慮或者已經(jīng)和臺灣當局解除“外交關(guān)系”的國家減少往來。
“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在這個問題上,美國自己也不止一次表態(tài)過。
可如今,對于想與中國建交的其他主權(quán)國家,美國卻加以恫嚇、粗暴干預,大搞政治霸凌。如此赤裸裸“雙標”,暴露出其政治倫理和法律邏輯上的“精神分裂”。此外,其間邏輯也十分“感人”,像極了小朋友過家家:你不跟他好,我就不跟你好。試問,世界上已有179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打算怎么“不跟你們玩”?對此,外交部回應一針見血——這毫無道理,也自相矛盾。
回顧一下,搞涉臺法案是美國慣用伎倆。
單就近幾年看,2016年重申“與臺灣關(guān)系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guān)系基礎(chǔ)”、2017年通過“臺灣安全法”、2018年通過“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護臺大法”層出不窮,簡直閃瞎眼。
可實際效果如何?反正生意是做得不錯。即便臺灣財政已捉襟見肘,民進黨當局依然常常“大出血”,從美國買進各種“生銹”裝備。
不過立法雖熱鬧,行為可以很克制。就去年來說,美國國會涉臺立法多多,可美國軍艦卻并沒有專門來“訪問”臺灣港口,相關(guān)法案不過是“逗你玩”罷了。
對此,島內(nèi)民眾看得很清楚。每當美國通過涉臺法案,大伙便會大呼,“這是又來收錢了!”
美國是“護臺”還是“坑臺”,民眾心如明鏡,可蔡英文卻樂在其中。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guān)系委員會口頭表決通過“臺北法案”的消息傳來,蔡英文便急忙“叩謝”,稱“強化我們的信心”。且不說該法案尚需參、眾兩院通過后,才會送給美國總統(tǒng)簽署,能不能通過、何時通過均不確定。即便通過,一個沒有任何法理可言的“法案”,又能帶來什么信心?
林肯曾說,“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美國也好,民進黨當局也罷,還要演戲到何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