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評社刊發(fā)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社評說,臺灣2020“大選”在民進黨蔡英文、國民黨韓國瑜都確定之后仍撲朔迷離,會不會有第三組參選人柯文哲?乃至第四組郭臺銘?或者這四人進行搭檔、結盟,都還是未知數(shù)。其中又以郭臺銘變數(shù)最大,至少有三個選項。
民進黨初選6月13日落幕,國民黨7月15公布初選民調(diào)結果,蔡英文、韓國瑜目前都尚未敲定副手人選,兩方都在找能“1+1大于2”的人選,各種說客穿梭在各陣營。說話最直白的柯文哲26日就直言,“蔡英文的說客一下叫我選、一下叫我不要選。”柯點出了其中的奧妙。
柯P的說法證實了,民進黨還沒放棄“綠白合”的希望,民進黨底盤至少35%,柯文哲底盤約25%,盡管有些重迭,若能綠白合作2020就無敵了。不過,柯對民進黨相當不滿,對蔡英文很不以為然,日前受訪說到都哽咽,與蔡合作可能性極低。蔡空著副手位子不做決定,有虛位以待意味,而且近期內(nèi)不論柯說什么,臺北市淹水還是發(fā)生什么事,綠營都不吭氣,“尊柯”是民進黨的基調(diào),等柯P回頭。
柯文哲參選2020箭在弦上,現(xiàn)在連動最大的不是綠營,而是參與國民黨初選失利的郭臺銘。
郭臺銘在初選落敗后就離開臺灣,一直未露面,包括個人臉書發(fā)文,以及臉書突然出現(xiàn)“郭臺銘粉絲老虎軍團”發(fā)動為郭連署參選2020,動作不斷。各方訊息指出,柯、郭陣營一直有在接觸,郭臺銘長子郭守正曾與柯陣營談過,但合作方案未定??赡艿暮献鞣绞桨ǎ?span>一,柯參選2020,郭不做“副手”、“行政院長”,擔任“經(jīng)濟特使”、“無任所大使”之類的非公職盟友。二,郭參選2020,柯不選,或郭柯配等。由于柯、郭的選票有極大重疊性,兩人有共識,只能一個人出來。柯26日受訪時也點出這味道。
“美麗島電子報”7月25日發(fā)布的2020臺北市民調(diào),就掌握到柯郭合作變化多端的脈動。這份民調(diào)做了蔡英文與韓國瑜兩人對決的調(diào)查,也做了三人版的蔡、韓、柯;蔡、韓、郭的調(diào)查。還有四人版的蔡、韓、郭、柯調(diào)查。另還有兩種三人版民調(diào)是蔡、韓、郭(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搭配柯(“行政院長”);蔡、韓、柯(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搭配郭(“行政院長”)。
其實,現(xiàn)在除了柯與郭在談合作,韓國瑜也在大力爭取郭臺銘。韓、柯都在“搶郭”。韓國瑜暫不決定副手人選也是虛位以待。
韓國瑜日前受訪提出副手條件,必須具備財經(jīng)專業(yè)、國際事務2大條件,并且還要了解科技產(chǎn)業(yè),他會高度授權。雖然這些條件與副手熱門人選張善政、朱立倫都很吻合,但韓真正在等的應是郭臺銘。畢竟郭的財經(jīng)、科技背景可以大大補足韓國瑜很缺的年輕人與“知識藍”、“菁英藍”,郭若能加入韓團隊,不但可團結藍軍,還可吃到民進黨、柯文哲選票,如虎添翼。
但畢竟要郭臺銘當韓國瑜副手可能性極低,因此就有不少藍軍人士幫忙想出各種合作方案。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認為,若讓郭臺銘擔任公職,反而無法施展身手,如果有公職身分就見不到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日本首相安倍。韓可邀請郭擔任“經(jīng)濟特使”。前“立委”廖正井接受中評社專訪時甚至主張韓國瑜應給郭三個位子:“無任所大使”、首席“資政”、經(jīng)濟顧問團召集人,讓他游走全球為臺灣來拼經(jīng)濟。
據(jù)權威消息,柯、郭兩陣營在談合作時,也同樣觸及上述模式。主因在于霸氣郭董不太可能當副手,當“行政院長”被綁住也可惜,他若有公職不利于趴趴走。因此,初步看來,韓、柯在拉郭臺銘合作時,端出的條件差不多,都是為郭董量身打造。
郭臺銘初選失利后,還戀戀不忘政治路,以其全臺灣獨有的條件和財力,目前是待價而估,而他至少可有三個選項,第一是脫離國民黨參選2020;第二是與韓國瑜合作;第三是與柯文哲合作。在這三選項之中,第一個是失敗率最高的,即使柯不出來,蔡、韓、郭都不好選。因柯從2014當選臺北市長迄今已培養(yǎng)了一大批死忠柯粉,25%底盤沒什么問題,初入政治路的郭董仍屬空氣票階段,獨立參選風險很高。從大局來看,柯郭合作的可能性又大于韓郭。
國民黨7月28日將舉行“全代會”正式提名韓國瑜,郭臺銘人還在島外。初選失利的他現(xiàn)在變成了2020“大選”的關鍵因素,至少8月底以前會明朗。

總之,“全代會”給郭臺銘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場大會,也是對吳敦義、對韓國瑜的一場考驗。如果這場大會的結果之一,是把郭臺銘氣跑了,那么,這場大會就不能稱為一場成功的大會、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如果這場大會的結果,是把郭臺銘感召回來了,這就是成功的大會。這樣的成功,等于宣告蔡英文連任無望,柯文哲也有可能因此棄選。
來源:綜合海外網(wǎng)、華夏時報、香港中評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