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和蘇嘉瓦瑞(圖源: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
但臺當局這一“撒錢大作戰(zhàn)”是否奏效,或許我們需要畫個問號。此前所羅門群島的政黨領導人曾承諾,在4月3日大選后仍與臺北“保持關系”,但不少外媒的報道顯示,所羅門群島以及其他的一些太平洋島國只是面上“哄哄臺灣”,實際上卻暗暗布局著各種“斷交”動作。巴特利表示,在所羅門群島國內(nèi),與臺灣“斷交”的聲音不絕于耳,一些受過教育的國人此前不斷呼吁“讓我們重新考慮和臺灣的關系,我們是否應該和臺灣‘斷交’,轉向和大陸建交?”
英國《每日電訊報》2月刊文稱,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梅格·泰勒女士本月在瓦努阿圖維拉港發(fā)表講話時指出,現(xiàn)在應當討論如何“集體”與北京“接觸”,以獲得中國大陸市場準入、技術、融資和基礎設施。她說:“探索中國通過我們藍色太平洋擴大海上絲綢之路的機會,可以為創(chuàng)建地區(qū)基礎設施和渠道提供機會,從而激發(fā)亞洲、太平洋和拉美之間形成新的貿(mào)易市場。”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當局與“友邦”“斷交”便是常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等5個國家接連與臺灣“斷交”,目前臺當局所謂的“友邦”僅剩17個。此外,包括海地、斯威士蘭、梵蒂岡等臺“友邦”也被傳出“邦交”不穩(wěn)的消息。
針對此形勢,各界皆認為歸根結底還是蔡英文沒有搞好兩岸關系,更是在“一中”成為世界大趨勢之時,硬是反其道而行。就像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的那樣,一個中國原則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越來越多的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發(fā)展各領域友好合作關系,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