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向來對“組黨”、“角逐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等話題不正面響應的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與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合體直播,也首度松口表態(tài):“從長計議、正在想”。
直播中,對于主持人提問“組黨能否做到超越藍綠”,柯文哲指出,自己的確在思考“組黨”,還稱除了統(tǒng)“獨”意識形態(tài),實在看不出國、民兩黨有什么不一樣;而對于“是否擔心可能因組黨失去中間選民支持”,他則透露,“現(xiàn)在網絡興起,應思考政黨該長什么樣子,我們也不是組一般的政黨。”
外界猜測,柯文哲的這番放話,是在為參選2020試水溫。畢竟留給柯文哲的時間也不多了,是否參選2020,最遲今年七月就得對外表態(tài)。
不過,就組黨議題,柯文哲在臺北市議會的“死對頭”、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王世堅一直炮火猛烈。他認為,柯文哲早把“白色力量”視為一個沒有名字的政黨,投機意味相當濃厚。
臺媒分析,柯文哲若想要拓展政治實力,組建政黨仍是當下最佳選擇,畢竟政黨得票率如果達3%以上,就能獲得每年每票50元新臺幣的政黨補助金。假設柯文哲順利拿下30%的支持率,換算成400萬張選票,一年就有兩億元新臺幣入賬。至于如何招兵買馬,對柯來說,最有可能實施的方案,就是爭取政黨提名失敗的藍綠人馬,集結成基本成員。恰如王世堅所言,“到了最后,柯文哲就會撿到籃里都是菜”。
可以說,針對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島內各陣營已經暗潮洶涌。從藍營內諸多“太陽”暗中發(fā)力爭提名,到民進黨中生代上演“團結秀”力保蔡英文,再到陳水扁16日在臉書意有所指地發(fā)文預言——“島內政壇未來將有三大變局,其中之一就是第三勢力可能會坐上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位子”。藍、綠、白三方的2020序曲,已然奏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