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反省內部政治生態(tài)
韓國瑜的出現(xiàn)被認為將改變國民黨的政治生態(tài)。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民調顯示,在藍營政治人物中,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支持度掉到1%,韓國瑜儼然成為藍營新共主,特別是在年輕族群20歲至29歲之間,他獲得40.6%的支持度,排在第二名的新北市長朱立倫才獲得10.7%。朱立倫25日表示,國民黨必須讓地方首長或“國會”代表成為決策核心,鼓勵更多新生代勇于出來。“立法院”總召集人江啟臣稱,中生代肩負壓力很大但勇于承擔。
26日,在臺北市議員選戰(zhàn)中拿下4萬多票的“票王”羅智強,宣布“四階段參選總統(tǒng)”,包括在6大“直轄市”進行感恩街頭演講、11月29日決定是否進入“參與總統(tǒng)選舉”、幫助國民黨找出真正強棒,以及得到黨內提名、爭取2020年勝選。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行動,從自己做起改造國民黨、打破“醬缸文化”與國民黨的積習,幫助兩岸和平。
佛光大學學者柳金財26日在《聯(lián)合報》撰文稱,韓國瑜改造國民黨傳統(tǒng)制式的選戰(zhàn)模式,利用草根政治、庶民語言,摧枯拉朽般搶奪南部基層話語權,對國民黨產生巨大政治沖擊,其網(wǎng)絡聲量與政治動員能量已高于臺北市長柯文哲,相較于黨內“三大天王”馬英九、吳敦義和朱立倫也不遑多讓?!吨袊鴷r報》26日稱,“九合一”雖然國民黨大勝,但如果以為這樣就可以選贏2020,這是大錯特錯,“投給國民黨的票,選民是要教訓民進黨,國民黨必須探究民心,若是還在玩大佬游戲,很快就會被掃進歷史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