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島內輿論看來,真正“干預臺灣選舉”的另有其人。臺灣《上報》21日稱,美國在臺協(xié)會主席莫健日前接受臺灣TVBS電視臺采訪時稱,“有外在勢力試圖改變臺灣風向,散播不實信息,這是非常危險的”。TVBS播出這段采訪后不久就將視頻從網(wǎng)站上撤下。TVBS稱,莫健有關“外力”的說法引發(fā)多名重量級學者的嚴重質疑,該臺基于新聞中立,對于有高度爭議的新聞以下架方式處理,以免被政治操弄,相關決策過程“沒有任何外力介入”。
對TVBS下架莫健訪談,綠營媒體立即大肆炒作,稱TVBS是“受到對岸壓力”。臺當局通信傳播委員會(NCC)也出手調查,并約談TVBS。NCC的理由是,莫健是重要人物,專訪具有高度新聞性,為何電視臺播出后卻突然下架,要求業(yè)者說明內控決策過程。對此,“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21日稱,媒體基于編輯方針等各種考慮,從網(wǎng)站下架新聞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NCC居然要去幫業(yè)者判斷“這則新聞很重要,怎么可以隨便下架”?作為號稱獨立機關的NCC竟毫不遮掩地將手伸入媒體,干預媒體編輯制播內容,到底誰違反新聞自由?
TVBS網(wǎng)站也透露稱,事件發(fā)生后,美國在臺協(xié)會不僅致電關切為何沒再續(xù)播,而且還透過其文化組來電要求重新上架,并告誡TVBS,如果不上架,就是“對美國政府不尊重”。此前,美國在臺協(xié)會高雄辦事處前處長杜維浩還在綠營候選人粉絲專頁上貼文稱,高雄人應該以“新”高雄為傲。報道稱,在臺灣選舉前夕,美國的外交人員成為“全球唯一向臺灣緊繃選情公開喊話的境外官員”。如果檢視莫健專訪事件,不禁令民眾感慨,在大選前夕,究竟誰是“外在勢力”?誰在“新聞干預”?
【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蕭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