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灣候選人瞄準“北漂” 影響幾何?
對于很多參選人來說,能否攻占年輕的心至關重要。蔡英文近期為陳其邁造勢時,聲稱國民黨上臺期間,所謂"重北輕南",造成區(qū)域發(fā)展失衡,才有大量從南臺灣到北臺灣討生活的所謂"北漂族"。誰能獲得眾多北漂族的認可?
?。?)國民黨前民意代表孫大千怒轟蔡英文的"北漂族"說法:見過許多不要臉的,但是沒有見過這么不要臉的。國民黨在高雄市執(zhí)政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現(xiàn)在的所謂"北漂青年"當時恐怕才剛剛出生。高雄市民給了民進黨二十年的時間,只留下了一個"又老又窮"的高雄。年輕人留在高雄只能做工,想要從事其它行業(yè)只好上臺北,拖延高雄發(fā)展的人不就是你們民進黨嗎?
?。?)很多臺灣網友也表態(tài),怎么不推給秦始皇、媽祖?20年了,該給民進黨多少年,才能讓他們擺脫拿國民黨當借口。
?。?)不少臺灣網友也在理性思考"北漂族"誰之過?一名公教體系的高雄網友留言道:我的所謂"北漂族"弟弟,2012年他入行時薪水48000新臺幣,6年來跳槽兩次,如今已經是月入11萬新臺幣的族群,弟弟無法回高雄的原因在于,高雄根本沒有相關產業(yè)讓他跳。
?。?)韓國瑜、陳其邁,誰能抓住北漂族的心呢?熟悉高雄生態(tài)的臺灣方面陸委會前副主委、前民意代表張顯耀表示,目前粗估高雄的所謂"北漂族"人數(shù)大致在35萬左右,即使僅有5成返鄉(xiāng)投票,也達17萬張選票。如此龐大而又難以調查到其投票意向的族群,自然也等同"中間選民"般,成為此次選舉的關鍵性因素。
?。?)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則表示,從2014年來以來,臺灣青年看到大陸在進步,同儕在西進,很多年輕人感受到臺灣再不迎頭趕上,"北漂"之后還有"西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