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民進黨執(zhí)政的屏東縣政府將孫立人行館的“孫立人影像展”撤展,展板丟棄。由孫立人部下捐贈的孫立人塑像也被扔進倉庫。原來,屏東縣文化處以舉辦“華文朗讀節(jié)”為由,撤了孫立人影像展,“孫立人”被“孫立人行館”掃地出門了。
孫立人是一位享譽中外的中國軍人。筆者曾經(jīng)到過位于合肥市三和鎮(zhèn)的孫立人故居,前段時間也在屏東孫立人行館觀看了孫立人影像展。
1937年孫立人將軍帶領(lǐng)稅警團在上海與日軍搏殺的英姿,1942年將軍入緬作戰(zhàn)在仁安羌一戰(zhàn)成名,以后將軍指揮遠征軍在胡康河谷對日軍的絞殺,使英美盟軍以及對手日本軍人都對他心生敬意??箲?zhàn)勝利后,將軍到臺灣鳳山幫助將介石訓練軍隊。1945年至1953年的8年里,將軍就住在屏東這座原日本軍官宿舍。這幢行館,見證了將軍治軍的嚴謹,見證了將軍用中外先進方法練兵的成效,見證了將軍的愛情。用這幢房子紀念將軍,讓人們在這里了解當年抗戰(zhàn)歷史,了解中國近代的悲慘遭遇,了解孫立人這代軍人為民族為中華而奮斗的歷史,是再恰當不過了。
其實,屏東縣改造行館的動機在撤展的理由中已經(jīng)告訴我們了。“華文朗讀節(jié)”,這是哪一國的文章朗讀呀?這是一個典型的“去中國化”行動。當他們用“華文”稱呼他們曾經(jīng)的“國語”時,他們已經(jīng)在宣示臺灣是另一個語言的“國家”了。他們用舉辦“華文朗讀節(jié)”,讓“孫立人”掃地出門了,在不經(jīng)意間把兩岸重要的歷史連結(jié)割斷了。沒有了“孫立人”的孫立人行館,它是一座什么樣的歷史建筑呢?日本軍官的宿舍?還是曾經(jīng)的“國軍”招待所?
以臺灣社會當前彌漫的“去中國化”運動,以及媚日心態(tài),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大概更希望屏東的年輕人,在這里能體會到的是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tǒng)治、體會到“皇民”的榮光,體會到“臺日親善”吧?大概要不了多久,屏東縣連“孫立人行館”這塊牌子都會去掉,徹底抹除孫立人及“國軍”痕跡,像青島街將軍之屋改名“大樹冊”一樣,起一個有日本味的名字,既能追溯這片房子的起源,又能“去中國化”,更能向日本主子獻媚以示“親善”,一舉數(shù)得何樂而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