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地檢署偵辦臺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被控到大陸兼課等案,近日在未書面通知、僅致電情況下,約談五位臺大校長遴選委員,包括三名“教育部”官派代表、臺大前校長陳維昭及請辭的沈冠伶。訊后均請回,為厘清案情,不排除后續(xù)還有下波約談行動。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北檢指出,約談這些委員,主要是因臺大提供的會議紀錄太簡單,檢察官為厘清當時遴選委員會議開會情況及相關法令規(guī)定,才請三名“教育部”官派代表攜帶相關法規(guī)說明,并找會議主持人陳維昭說明開會當天情況。
 
  
管中閔(圖片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據(jù)了解,陳維昭除證人身份外,也被告發(fā)涉圖利,檢方在通知他到案說明時曾告知可請律師陪同,但陳維昭稱自己心中坦蕩蕩,只身前往應訊。此外,北檢也以證人身份通知帶頭請辭委員的臺大法律系教授沈冠伶到案,希望了解她請辭理由及是否握有相關事證。
對于管中閔被指控涉利益回避、隱瞞信息部分,北檢表示,將再調查前幾任臺大校長遴選過程,是否有要求相關候選人揭露相關訊息,不排除傳喚臺大相關業(yè)務負責人員,借以厘清此次管中閔未事先揭露是故意、疏失或只是循例而為。
北檢此次都以打電話方式通知證人到案說明,對于為何不發(fā)傳票,北檢指出,本案因檢察官認為有訊問臺大遴選委員必要,為顧及隱私,且有證人主動要求不要曝光,也不愿意傳票寄到所屬辦公單位,才由承辦檢察官親自致電聯(lián)系,并選擇在人潮較少的北檢第五辦公室偵訊。
北檢新聞稿特別指出,承辦檢察官以此方式傳喚證人,大多數(shù)證人對檢察官以此方式保護證人隱私均表感謝與支持,未聞有對此種方式持有異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