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
剛踏入2018,“兩岸軍事議題”就因著蔡英文的兩場記者會而成為新年首個兩岸熱點新聞。
先是17年12月26日,蔡英文發(fā)布上臺以來的第一份“國防報告書”,擺出要以多兵重器嚇阻大陸的架勢,有民進黨“立委”揚言臺灣“一個阿兵哥就能摧毀大陸一輛坦克”。
接著,12月29日,蔡英文又把2017年終記者會特意安排在桃園中科院龍園園區(qū),只為展示所謂的“防務自主”能力,讓臺灣和境外媒體一睹臺灣“自制武器”。蔡英文在會上放言,“接下來每一年的‘國防預算’都會穩(wěn)步增長”。
民進黨當局如此苦心渲染大陸軍事威脅,虛張聲勢,大言炎炎,讓人啼笑皆非。首先,大陸一貫以來尋求的就是兩岸和平發(fā)展,只要民進黨不尋求“臺獨”,不突破反分裂國家法的底線,又何必擔心“軍事威脅”呢?
況且,今天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懸殊,是舉世皆知的事實。用香港中評社評論員的話說,“兩岸軍事力量的對比就像是大象與兔子一樣,大陸當然是大象。”臺灣要靠提升軍備“以武拒統(tǒng)”,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是南轅北轍。 蔡英文說臺灣“自身‘國防’能力的提升才是‘國家安全’最終的保障”,這個笑話有點冷。
搞對抗、搞軍備競賽,不僅不能保障臺灣安全,反而會給兩岸關系帶來風險,損害臺海和平。陳水扁當年走過的老路猶歷歷在目,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民進黨要保證臺海和平,唯一出路是放下對抗思維,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讓兩岸關系回到和平發(fā)展的軌道上來。
回想10年前,國民黨上臺執(zhí)政后,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放兩岸直接通航、通郵、通商,兩岸經濟關系走向正?;笈箨懹慰透芭_旅游觀光、參訪交流,和平發(fā)展的紅利深入人心?,F(xiàn)如今,誰也不愿意回到那種動蕩不安、人心惶惶的日子去。
本來,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兩岸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優(yōu)勢互補,互相提升,才有利于兩岸人民,有利于臺灣人民,讓中華民族揚眉吐氣,在世界舞臺上發(fā)光發(fā)熱??刹逃⑽纳吓_后,不僅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還在島內搞“去中國化”、降低公投門檻、強推“促轉條例”,甚至于偵辦新黨青年軍打壓“促統(tǒng)”力量。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系越來越“冷”。
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上一邊講“臺灣安全不能靠別人”,一邊又不斷將日本、美國等拉近東亞區(qū)域,“聯(lián)美日抗中”之心昭然若揭。問題是,其他國家只會著眼于自身利益,誰會甘愿為民進黨的錯誤政治路線保駕護航?
“兩岸關系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走回在過去國民黨威權時代,不相往來的老路。” 這是蔡英文對島內民眾的新年承諾。她還說,臺灣“持續(xù)保持善意,維持一個穩(wěn)定、一致、可預測的兩岸關系”。不幸的是,民進黨自上臺以來,所有的“善意”都只停留在口頭上,手下干出來的事,樁樁件件幾乎都透露著深深敵意。
大陸對民進黨和蔡當局的門一直沒有關死。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所言,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xié)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
2018年來了,兩岸民眾都希望民進黨當局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放下對抗思維,讓兩岸關系回到和平發(fā)展的正軌上來;希望蔡英文能夠摒棄“以武拒統(tǒng)”的老路,兌現(xiàn)她的新年承諾,少點折騰,少點對立,給兩岸關系帶來破冰改善的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