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欣賞政治人物是蔣經(jīng)國
為何要改變?nèi)松壽E,舍棄數(shù)百萬臺幣的律師年薪、安穩(wěn)舒適的生活,去投入風險艱難且前程未卜的“立委”選舉呢?蔣萬安接受《沃草》記者專訪時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2015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慘敗,給我很大的沖擊,尤其2016年初民進黨、第三勢力都有年輕人參選,反觀國民黨卻沒有年輕人,所以我希望告訴民眾‘國民黨也是有年輕人出來參與公共事務(wù)’。第二,我參與很多政府的新創(chuàng)產(chǎn)業(yè)會議,可是往往不了了之。對我來講,與其在體制外,以律師的身份參與、大聲疾呼,還不如跳到體制內(nèi),實際透過修法解決問題。”
蔣萬安當年返臺,絕非為了選舉,而是要移植硅谷多年的職業(yè)律師經(jīng)驗,幫助臺灣創(chuàng)業(yè)團隊。他前后考慮了3年,終于在家族歷史與自我之間,找到一個適切的定位。他否認自己一出生,就是一片光明,“對我而言,蔣,只是一個姓氏。”
《沃草》問及具有“蔣家第四代出身背景”的蔣萬安,“當他人以此來評斷你時,你如何回應(yīng)?”蔣萬安說,“我既然決定參選,當然就是坦然接受所有的檢驗。從我初選登記那天開始,我一切都攤在陽光下。”
蔣萬安曾向媒體透露,他是如何知道自己特殊身世的。他說,第一次聽到他的爺爺是蔣經(jīng)國時是在小學,有位老師偷偷跟他透露的。當時他年紀小,老師沒有明講,他也沒有特殊感覺,回家也沒有向家人求證。“我高中的時候,父親才正式告訴我們身世由來。”他承認成長過程中,確實經(jīng)歷了一段內(nèi)心拉鋸戰(zhàn),“偶爾有朋友、同學不經(jīng)意提起說我應(yīng)該姓蔣,我不敢問父母,而是跑到圖書館找資料。”不過,長大了解歷史脈絡(luò),他就釋懷了,倒是幾個貼心朋友擔憂他心中有芥蒂,還是會避談這個話題。
選上“立委”后,他被稱為“立法院”第一型男。當時他就表示,自己以身為蔣家人為榮,對“型男立委”這個稱號則不喜歡,“因為我就不是啊!”他很清楚自己在“立法院”的責任,不怕被貼標簽;生于蔣家是事實,他不回避也不強調(diào),“立法院”討論有關(guān)蔣家的提案,他一定會參與。對于蔣家的功過,他表示,“平常心看待。民眾對蔣家有正反評價,有功也有過,我想‘功’絕對大于‘過’。”“無論如何,這些事情我都概括承受。”
被媒體問及最欣賞的政治人物是誰?蔣萬安不諱言地表示,“我最欣賞的政治人物是經(jīng)國先生。”“第一,他的行事風格勤政愛民,一直很貼近民眾的想法;第二,清廉,他對于公務(wù)人員的操守要求非常高;第三,用人唯才,他所用的人,不管是像孫運璇先生、李國鼎先生,只要是有專業(yè)、能為社會服務(wù)的,他就重用……最后,我覺得經(jīng)國先生對年輕人非常重視,很早就在栽培年輕人。”

■ 蔣萬安表示最欣賞的政治人物是蔣經(jīng)國先生。
從一件小事可以透視出蔣萬安對蔣經(jīng)國十分崇敬。有一次蔣萬安進行家戶拜訪,一位曾在“國防部”服務(wù)過的市民,送給他一份蔣經(jīng)國當年的菜單。他認真看過那份泛黃、菜色簡單的菜單后說,“可以看出經(jīng)國先生的生活非常簡樸。”
早年,蔣經(jīng)國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曾說:“‘中華民國國家元首’依憲法選舉產(chǎn)生,從未考慮由蔣家人士繼任。”這段話被有心人士曲解為“蔣家不得從政”,抨擊蔣萬安根本沒聽祖父的話。蔣萬安查清原委后反駁指出,“蔣經(jīng)國是指蔣家人不能接他的班,不是不能從政。我一定要學習祖父這種勤政愛民、永遠把民眾福祉擺在第一位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