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2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昨天,臺當局行政機構(gòu)負責人林全到“立法機構(gòu)”就“8·15大停電”進行專案報告。藍營民代王育敏在質(zhì)詢時,問林全是否知道“木栓閉氣”這個“成語”?林全表示,沒聽過這個成語,但隨后意會“木栓”指的是他的名字,趕緊撇清“這不是成語”。
王育敏直批,因為有這樣奇怪的施政(下令公家機關下午1時到3時關空調(diào)),導致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網(wǎng)絡才會瘋傳這個“成語”。對于林全的回應,臺灣網(wǎng)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
謝健生:當然不是成語啊!是用來形容木栓的。
Yuh Wen Fang:錯!成語就是對當時文化民情所普遍認同認可的語句。只要大部分人都認同且沿用就可以稱作成語。要不你認為一堆成語怎么來的?“木栓閉氣”就是針對你的不良施政。懂不?淵源有自,適切得體!
潘德勒:“三只小豬”都可以成為成語,大概也沒有什么是非成語用詞吧?
方清河:當然不是成語,是民怨,是民怨,是民怨。但或許以后就會是成語,因為它記載了臺灣政客無恥的歷史。
唐果:那確實不是成語,而是說謊、不負責任的政壇笑話。
吳仁恭:以前覺得林全當學者還有點樣子,當了政務官后怎么又變得另外一個調(diào)了?權力?。∧阏媸且。?/p>
Shih-Ching Ku:呵呵呵,更正一下,不是既成成語,但很可能會因事件的好笑,通用成俗,變成新創(chuàng)成語。這樣“木栓”就能名留千古了。
Steven Wei:跟“自自冉冉”一樣,不是成語,卻很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