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氣強化兩岸對抗 只會傷及臺灣
臺灣《旺報》今日刊發(fā)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張冠華受訪內容指出,“臺巴斷交”是臺灣不承認“九二共識”所致,蔡當局事先也能預料到。過去,兩岸間有“九二共識”的政治互信,便有共同減少在國際上內耗的默契,也就是臺灣所說的“外交休兵”,兩岸保持相互克制。面對如今狀況,蔡當局應思考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能不能走下去,而非采取提高兩岸對抗的做法,且若蔡英文轉而強化兩岸對抗,只會加劇兩岸關系的惡化,對臺灣在國際上的參與將產生更為不利的影響。
至于大陸如何因應蔡當局對大陸的“反制”?張冠華表示,大陸堅持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立場相當堅定,具體就看蔡當局提出何種措施。
“蔡英文,你憑什么調整兩岸政策?”島內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今日發(fā)文指出,蔡英文既然敢“神勇”地說出“調整兩岸政策”等語帶威脅的話狠話,不少人可能認為她必然“有兩把刷子”,但是,蔡手中的真正的工具與籌碼在哪里?難道真要讓臺灣重新回到“烽火外交”?當臺灣陷入四面無援的孤立境地又有誰能來救?
陳一新回顧,陳水扁執(zhí)政時代,臺灣至少還有不少“外交”工具,包括援外技術、資金、醫(yī)護人才與高科技,可以勉強支撐“烽火外交”。當然,“烽火外交”到后來也走下去了,被當時的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消遣為“撞墻外交”。
陳一新指出,一直以來,蔡英文只有號稱“維持現(xiàn)狀”的“空心菜”兩岸政策,但在既無工具與籌碼,既無國際奧援也無人民支持的情況下,說要“調整兩岸政策”,恐怕充其量也只是一時氣話而已。
對大陸亂耍“七傷拳” 只會“傷敵不成先傷己”
金庸大師的武俠名著里,曾記述過一門獨辟蹊徑的武功,名喚“七傷拳”。該拳法的巨大威力在于,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勁力,若敵人抵擋不住,便會深受內傷。但“副作用”是,若習練者未達登峰造極之境,“七傷拳”則會未及傷敵先傷己身。
目前,蔡英文對陸施展的“反制三策”中,非但無一能傷及大陸,還會讓島內業(yè)者、商家、高校,特別是臺灣的外事空間進一步受到損傷和縮限。加劇兩岸關系惡化,只會進一步間接拖累島內經濟,讓已經陷入內外交困的蔡當局雪上加霜,進一步被民意反噬。
面對武功家數(shù)、招式內力均深不可測的“假想勁敵”大陸,蔡英文所比劃的“七傷拳”,修為顯然遠不到家,只能落得“傷敵不成卻損己”的下場。
一年多以前,在“鐘擺效應”、“仇中反中”等心理及情緒煽動下,將臺灣的前途命運交到這樣一位“亂拳師傅”的手里,已讓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學者、媒體人開始后悔、揪心。臺灣《聯(lián)合報》今日刊發(fā)資深媒體人孫揚明文章《勿用兩岸關系報復“外交”挫折》指出,巴拿馬與臺“斷交”誠屬不幸;惟若究其根本,早有跡可循,因此不令人感到意外;反倒是民進黨當局在處理時的手法,才令人擔心。
文章表示,兩岸關系事關臺海區(qū)域穩(wěn)定,甚至涉及美國重大利益,對臺灣乃“生死大事”;與“外交”二者之間孰輕孰重,再清楚不過;當局怎么會產生用“檢討兩岸關系”報復“外交”挫折的想法?甚至在美國正式表態(tài)后,還進一步落實兩岸倒退作法?真是要人為蔡英文的政策質量捏把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