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14日下午被指控泄密案出庭應訊,表情一派輕松。(圖片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據(jù)臺媒綜合報道,據(jù)悉,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涉泄密案,上個月遭臺北地檢署依刑法泄密罪、教唆泄密罪、違反通訊保障及監(jiān)察法等罪起訴。臺北地院14日下午首次開庭進行準備程序。馬以3191字陳述自己無罪,并指責起訴書的基礎,跟某些電視名嘴或網民一樣,完全把臆測當證據(jù),先射箭后畫靶。
臺北地院14日開庭審理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被控泄密案,馬出庭說“我無罪”,并火力全開表示,他擔任過“法務部長”,最支持檢察官,但看到檢察官起訴時羅織罪名,對著蒞庭的檢察官說:“我的痛心,是你們無法想象的!”
據(jù)報道,馬英九站著做無罪答辯,法官唐玥要他坐著說,馬回答,“站著比較理直氣壯”。馬表示,檢察官起訴書的第一頁就錯了,然后錯到底。馬英九表示,關說司法,是司法不被信賴度最大的殺手,檢察官僅憑臆測就當成證據(jù),先射箭再畫靶,傷害的是檢察官的形象。
馬英九重批起訴書的風格說,檢察官起訴的基礎,和網民、名嘴辦案一樣,毫無證據(jù)可言。馬說,檢察官在起訴書中描述他和王金平的不和,卻沒有談到他2005年力邀王金平擔任國民黨副主席、支持王金平連任“立法院長”這些事,而這些事,“人人都知道,網絡一查就到,就是檢察官不知道”,馬英九說,檢察不是沒有政治常識,就是構人于罪。
據(jù)了解,馬英九站著對法庭內的5名臺北地檢署檢察官說,他擔任過“法務部長”,要求檢察官努力查賄,去捍衛(wèi)檢察官的“司法官獨立”屬性。馬表示,他當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時又成立“廉政署”,是最支持檢察官的人,但是檢察官起訴時,要求他以檢察官“認為”的方式去行使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職權,然后起訴他,“我對這個案子的痛心,是你們無法想象的。”
早前報道:馬英九教唆泄密案宣判 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判無罪
海外網3月28日電 據(jù)臺灣“中央社”報道,臺北地方法院28日審結馬英九涉泄密案,判馬英九無罪,全案可上訴。“特偵組”2013年偵辦民進黨“立委”柯建銘涉關說案,引發(fā)泄密爭議,柯建銘自訴馬英九涉嫌泄密、誹謗,臺北地方法院今天審結判馬英九無罪。
全案緣于2013年間爆發(fā)馬英九與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的“九月政爭”事件,“特偵組”曾召開記者會,指控王金平替柯建銘關說司法案件,但也引發(fā)泄密爭議。
柯建銘向臺北地方法院控告馬英九的自訴案有兩項罪名:一是2013年9月1日凌晨馬英九第二度將黃世銘電召入官邸,要求黃提供偵查關說案更細部監(jiān)聽數(shù)據(jù)、通聯(lián)紀錄,是否涉及教唆泄密罪?另一案情是馬英九2013年9月11日以黨主席身分在國民黨考紀會中指射柯建銘卷入關說,是否涉及加重誹謗罪?
臺北地方法院2月21日開庭,柯建銘說,馬英九不是小白兔,沒有阻卻違法權利;馬英九引莊子“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指不公不義,請求法院判無罪。合議庭庭末諭知本案辯論終結,訂于3月28日宣判。
此外,盡管柯建銘自訴馬英九涉教唆泄密案已一審落定,但馬英九仍面臨臺北地檢署的相關指控。馬英九另被臺北地檢署依泄密、違反“通保法”、違反“個資法”3罪起訴,臺北地院排定4月14日首度開庭審理,傳喚馬英九出庭。
臺北地檢署起訴的犯罪事實與柯建銘控告馬英九的自訴案審理范圍有所不同,包括:其一,2013年8月31日,馬英九在聽取黃世銘的項目報告后,被指控將機密轉述給前馬辦副秘長羅智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2人知悉,涉嫌泄密等罪;其二,2013年9月4日,馬英九要求黃世銘將偵查機密再告訴江宜樺,涉嫌教泄密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