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覬覦臺北其實有跡可循,去年9月軍公教群體在臺北舉辦年金改革游行,他就公開表態(tài)支持,并且率隊親臨游行現(xiàn)場,用實際行動力挺軍公教。當時傅崐萁在臺北的高調舉動還引發(fā)外界揣測,臺北作為軍公教群體的大本營,得到這部分人的支持,未來若參選勢必事半功倍。
傅崐萁進軍臺北,還要面對國民黨的競爭者。蔡當局執(zhí)政惹得民怨沸騰,藍軍覺得機會來了,有意角逐臺北市長者甚多。而傅崐萁曾是親民黨黨員,在加入國民黨后,又因違紀參選被開除黨籍。不過傅崐萁近幾年努力修復與國民黨的關系,2012年、2016年兩屆“大選”都力挺國民黨候選人,還數(shù)次表達重返國民黨的愿望。傅崐萁現(xiàn)在雖是無黨籍,但努力塑造“正藍軍”的形象,他若轉進臺北,這種形象無疑有加分效果。
也有弱點
傅崐萁雖然優(yōu)勢多多,但也并非沒有弱點。傅崐萁曾卷入兩起炒股案,其中涉“臺鳳炒股案”,他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科罰金2000萬(新臺幣,下同),另一起“合機內線炒股案”,他被判有期徒刑3年半,并科罰金4000萬元。針對這兩起官司,傅崐萁仍在上訴過程中。毫無疑問,炒股案就如同橫亙在選舉道路上的不定時炸彈,不知何時就會爆炸。
此外,花蓮與臺北民風迥異,前者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后者則是中產階級的天堂,很受花蓮人擁護的傅崐萁,是否合臺北人的口味尚有疑問。
事實上,在臺北的媒體語境中,傅崐萁也有一些不好的形象,像是報道他在花蓮大搞“個人崇拜”、夫妻聯(lián)手把持花蓮政壇等。未來他若逐鹿臺北,這些舊聞恐將被對手拿來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