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上有183個國家基于一個中國原則與中國建交。按照這一原則要求,中國建交國與臺當局的交往范疇僅限于非官方的文化、商務及其他領域,不得與臺當局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關系或設立官方機構。在此情況下,臺灣當局為實現(xiàn)其對外勾連謀“獨”目的,千方百計增加自身在國際社會的“可見度”,極力推動在有關國家設立所謂非營利民間機構性質的“代表處”和“辦事處”,以此為據(jù)點和前哨,在國際上搞“小動作”,打“擦邊球”,謀求與相關國家維持一定程度的所謂“實質關系”,妄圖推進“倚外謀獨”,不斷拓展所謂“國際空間”。這是臺當局搞漸進式“臺獨”的一種伎倆,須引起國際社會的警醒警覺。
首先,臺當局推動新設或更名駐外機構,不斷踢到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鋼板。近年,臺當局將其尋求“外交突破”的重點轉向與“非邦交國”發(fā)展實質關系,積極推動新設駐外機構,持續(xù)推動現(xiàn)有駐外機構的“更名運動”。近期據(jù)說又把眼光看向了中東歐和亞非、拉美地區(qū)的一些國家。2021年9月,民進黨民意代表邱志偉及許智杰呼吁臺外事部門盡快成立“駐外館處更名工作小組”,將臺當局駐外機構名稱統(tǒng)一冠名為“臺灣”。這一行為也得到了部分美西方反華政客的支持,2025年3月,美國參議員約翰·柯蒂斯等人聯(lián)合提出“臺灣代表處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將“臺北經(jīng)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實際效果又怎么樣呢?2020年以來,臺當局共新增6家駐外機構,但同期丟掉了2個“邦交國”,“邦交國”只剩12個。島內民眾諷刺說,這是典型的“賠本賺吆喝”。那些犧牲對華關系與臺“走近”的國家也沒占到什么便宜,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2021年,立陶宛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韙,同意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幾年下來,立方付出了中立各領域合作停滯的巨大代價,卻并沒有從立臺合作中獲得什么好處,引起立國內各界不滿,國際上也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效仿其“先例”。相反,越來越多的國家與民進黨當局劃清界限,選擇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這條正確道路。
第二,臺駐外機構充當“臺獨”分裂勢力喉舌幫兇,在國際上丑態(tài)百出。臺駐外機構為尋求所謂“外交突破”,不惜以金元開路、賄賂拉攏等手段,策動一些國家官員、議員竄臺或接待臺人員竄訪。2022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qū),即是在時任臺“駐美代表”蕭美琴的推動下促成的。2024年底,特朗普剛當選美國總統(tǒng)不久,臺駐美機構“揣摩上意”、牽線搭橋,推動反華分子蓬佩奧竄臺,希冀通過蓬佩奧幫助賴清德搭上特朗普團隊的線,據(jù)說花了大價錢。但事后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弄巧成拙。近年來,臺駐外機構人員經(jīng)常以場邊“蹭會”、混入其它國家代表團等方式,企圖擠入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等場合“刷存在”,實際上是開展帶有“臺獨”色彩的政治活動。他們還千方百計抹黑詆毀一個中國原則,頻頻以發(fā)表文章或接受采訪等形式宣揚民進黨當局的“臺獨”言論立場,向國際社會傳播虛假信息,甚至游說一些國家出臺所謂“挺臺”法案,挑撥破壞有關國家與中國的關系。個別國家抱著“以臺遏華”的小心思,為臺駐外機構活動“開綠燈”,這只會向“臺獨”分裂勢力發(fā)出錯誤信號,進而威脅臺海和平穩(wěn)定,損人不利己。
第三,臺駐外機構打著經(jīng)貿(mào)、科技、人文交流的幌子搞“臺獨”分裂,實質上是“掛羊頭賣狗肉”。臺駐外機構多以“經(jīng)濟文化”之名設立,卻行政治操弄之實,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深化臺當局與所在國的“實質合作關系”。特別是近年來臺以芯片產(chǎn)業(yè)等個別領域的優(yōu)勢為“賣點”,以強化投資合作為“誘餌”,誘拉一部分國家與其簽署“雙邊”貿(mào)易、投資等協(xié)定,其簽約主體往往就是臺駐外機構。為配合臺當局“民主對抗威權”等敘事,臺駐外機構以所謂“人權”“民主”價值觀為突破口,以提高臺灣“國際能見度”為旗號,在其對外宣傳活動中有意植入“臺獨”價值觀和文化理念,包括資助外國智庫和國際媒體進行有利于臺當局的研究和政治宣傳,積極謀求國際社會對民進黨當局及“臺獨”路線的同情和支持。但無論他們說什么、做什么,都是螳臂當車,都改變不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倚外謀獨”最終必是死路一條。
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和態(tài)度十分明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包括臺灣在內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建交國與臺當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交往。臺灣當局的險惡圖謀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任何國家都別想在臺海兩岸“兩頭漁利”,更不能在涉及一國主權原則問題上“搞變通”。要允許臺“設處”或更名,那就要做好接受中方強力反制的準備。如果有關國家真心想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就應當以實際行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切實維護雙邊關系政治基礎,切莫在民進黨當局誘導下越界踩線。
事實上,多數(shù)國家已經(jīng)看清了臺當局的這些卑劣伎倆,能夠自覺抵制臺駐外機構利用本國領土從事“臺獨”分裂活動。2025年3月,南非外交部網(wǎng)站將“臺北駐南非聯(lián)絡代表處”更名為“臺北駐南非商務辦公室”,這是對臺當局死纏爛打拒不搬遷的有力回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臺獨”分裂勢力跳得越高,反“臺獨”的絞索就收得越緊,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格局就越鞏固。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祖國完全統(tǒng)一研究中心主任、國發(fā)院研究員)
來源:人民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