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桃園市長張善政被一幫綠營人士圍攻了。原因是張善政所在的桃園市政府要把該市忠烈祠引入的日本神像送回日本。
整件事的離譜之處集中于兩點。其一,為什么紀念抗日烈士及歷史人物的桃園忠烈祠竟然會引入三個日本神像,把原本祭拜英靈的莊嚴肅穆之地,變成不倫不類的“日式神社”?其二,為何桃園市政府撥亂反正卻被綠營圍攻?
先來看這些日本神像是怎么來的。有臺媒報道指出,去年12月,時任桃園市長鄭文燦以所謂“吸引觀光”“宣傳歷史文化”為由,從日本引入三個神像。也有報道稱,鄭文燦將園區(qū)一部分外包給廠商,廠商為打造“日本境外保存最完整神社,重現實景參拜文化”主題,而搬來了日本神像。

不管是鄭文燦自己的主意,還是其放任廠商所為,這位民進黨前“五星市長”都是該事件的主要責任人。早在其引入日本神像之時,輿論就曾痛批其做法違背忠烈祠精神。但鄭文燦閉目塞聽,一直為活動護航。
再來看綠營人士是怎么罵的。民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志豪提出了兩個“罵點”:一個是罵張善政操縱“仇日”;一個是罵其毀壞古跡。但這兩點攻擊完全不成立。首先,該活動目前已結束,把神像送回,原本就是正常程序;其次,桃園市府只是拆除廠商的裝飾物品,并未破壞建筑本身。
事實上,綠營人士并沒有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所謂“仇日”“毀壞古跡”云云僅是托詞。真正讓他們不爽的原因是,在他們看來,祭拜日本神像是正義的,紀念抗日英烈是不正義的,理由是忠烈祠的前身就是日本神社。一些綠營側翼甚至鼓吹,臺當局將日本神社改成忠烈祠是“乞丐趕廟公”,是“強占”。
“這些人的邏輯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搞笑。”臺灣《中國時報》評論,以蔡英文辦公室為例,這座建筑的前身不是臺灣“總督府”嗎?那蔡英文是否也應該搬出來,將該建筑挪作他用?文章進一步指出,這些人要不要查查自己祖上在1945年后,有沒有趁日本人撤離臺灣占用日本人留下的空房子?如果有,照他們的邏輯,是否也應該搬出?
日本對臺灣殖民統(tǒng)治后期,推動“日本化”“皇民化”,在各地興建神社,所謂“一街莊一神社”,目的是切斷臺灣人與傳統(tǒng)文化宗教的臍帶,而以日本鬼神取代之。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鄭文燦因一己或政黨之偏執(zhí),濫權亂政、混淆視聽,將忠烈祠與曾侵略臺灣的日本神社并列,自我認知錯亂,做了最糟糕的示范。評論質問,豈能一手祭祀民族英靈,一手轉拜曾殺害迫害民眾的人鬼?
綠營人士前面“引鬼”,后面圍攻,證明他們已在“去中國化”的路上走火入魔,將“認賊作父”視為理所當然,將褻瀆英烈當成“自由開放”,跪得太久,徹底忘了怎么站起來。他們的大腦和精神時至今日仍是一片無根無魂的“殖民地”。
值得深思的是,桃園忠烈祠里的日本神像容易被送走、清除,但臺灣教課書中的“去中”“媚日”仍在荼毒著臺灣年輕人;而島內“臺獨”勢力所鼓吹起來的“仇中”“抗中”氛圍,仍在顛倒是非、混淆視聽。這些藏在臺灣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鬼”,才是最該被捕捉和清除的?!緛碓矗汉{之聲微信公眾號】


 
          



